这几天,在岛上的生活,让王寻惊喜连连,仿若生活在梦中。如果可以穿越,如果古人可以穿越到现代,应该和他现在的感受一样吧?
王寻在这里,已经有了自己的居所,这让他兴奋不已。也许别人无法体会,从小没有家的人,对家是多么渴望。
家也许不是一座房子,一个固定的地点,那么家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家其实起到一种庇护的作用。家给人的是一种安全感,一种内心的温暖。如果没有这种感觉,即便有家,也是无家;如果有这种感觉,不管是在哪里,都是家。王寻在这里就有这种感觉,所以他暂时把这里当作了家。
王寻一觉睡到自然醒。当然,他的睡眠习惯还是很好的。入夜后,他不需要为了赶作品而熬夜,他不需要为了生活的压力和烦恼而失眠,他也不会为了打游戏、刷剧、刷电影、刷视频、追小说……等而晚睡,因为这里的生活比那些都精彩。最重要的是,那些都是虚幻的,只能看到摸不到,而这里的生活却是真实的,不仅可以看到,摸到,听到,还可以感受到。所以王寻早早就醒了。
睁开眼,王寻让自己在床上缓了五分钟,慢慢醒过来,就好像醒也需要一个过程。他伸了伸四肢,舒缓自己的身体。夜里躺在床上,即便是有翻身,活动毕竟是有限的,身体基本处于僵持的状态,要不然怎么会有落枕呢?所以早上醒来后,慢慢舒展身体,让它从静止到运动,有一个缓冲的过程。这个过程,对身体的保护,是由外到内的,也不会造成血压突然升高的情况。
接着是意识的醒来。意识越来越强,潜意识越来越弱。意识让自己慢慢想起身在何处,有什么事要做,潜意识构造的梦境逐渐褪去。
就这样,从身体到意识,王寻整个人慢慢地醒来了。他开始更衣起床。除了他穿过来的那身衣服,他还需要有更换的衣服,所以他让晶晶给弄了几套衣服过来。因为这里的气候四季温和,所以这里的衣服很是轻薄,但却不透。毕竟人类一开始发明衣服的目的,就是遮羞,现在也不例外。如果单从衣服的发展史来看,衣服也是不同文明程度的标志。
衣服轻薄,穿起来自然是凉爽舒适。除此之外,这里的衣服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颜色可以洗掉,也可以重新上色。就是说,今天你想穿蓝色的衬衣,明天想穿白色的衬衣,就可以把蓝色染料洗下来,收集起来,以备下次使用,然后蓝衬衣也就变成白衬衣了。如果想穿别的颜色的衬衣,再用染料染就可以了。如果一件衣服上有多种染料,就要分开收集,保证下次能够再用。
这些讲起来是挺繁杂的,但都是有设定好的操作程序,由机器人来完成很简单的。人只需要有想象力就好了。
不仅可以改变衣服的颜色,而且可以改变衣服的款式。在制作衣服的时候,机器人都是在微观的操作环境里,按照织物的内在结构,无缝编织的。整件衣服是一体的,好像它本来就长那样,人只不过取来穿在身上而已。按照这种逻辑,衣服的主人想换个款式,机器人在原衣服上稍作修改即可。如果心爱的衣服不小心弄破了,修补起来更是小菜一碟了。而且,修补完的衣服,跟新的一模一样。
这些都是晶晶告诉王寻的,王寻很想看看机器人的工作流程,他实在是太好奇了。不过,晶晶还告诉王寻,这里是怎么洗衣服的。对于需要清洗的衣物,机器人会先检测污染成分,然后再分批把这些污染成分吸附出来。这些污染衣物的成分也是各种物质,会分别收集起来,尘归尘,土归土,并不会随便丢掉。处理完这些,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干净得就像它们不曾来过,那些污染衣物的物质不曾和衣物相遇一样。
从晶晶那里得知的这些,都让王寻无比好奇。但他觉得在这座岛上,令他想要了解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他也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去了解,还是先解决眼前的问题更重要,那就是吃早餐。
这里的菜谱太丰富了,没有王寻没吃过的,只有他没想到的。今天早上他点的主食是绿豆百合包。面皮是绿豆面发酵而成,填充的陷料则是鲜百合。看起来很有食欲,咬下去,清香带糯甜,人生美味不过如此。再配一碗银耳红枣汤,一颗清蒸山鸡蛋和一颗橙子,王寻的早餐就完美解决了。
嘴巴里的美味还未散去,王寻的思维还停留在早餐上。他在想,这里的美食设计师一定很幸福。每天都在研究美味佳肴,然后让机器人做出来给他品尝,想想都美。不过,他最喜欢的还是摄影。他不怎么会做饭,只要有好吃的,就很满足很满足了。
他的院子里栽了花草树木,鸟儿也被吸引来了。一只披着黄色羽毛的小鸟,落在了树干上。另一只披着红色羽毛的小鸟,也跟着飞了过来。它们的鸣叫声吸引了王寻,好漂亮的两只鸟,但王寻却不知道它们是什么鸟。
“晶晶,你知道树上正在叫的两只鸟是什么鸟吗?”
“是两只金丝雀,一只雄鸟,一只雌鸟。”晶晶拥有虹软物体识别技术,利用大数据,很快就能识别附近的事物。
王寻已经开始适应这里的生活,对于晶晶的强大功能也不会太过于惊讶。只是心里想着,很好听的名字,很好看的鸟儿,很动听的歌声。他赶快取来像机,找一个合适的角度,拍下最美的画面。他又录下金丝雀的歌声,留着以后再听。
在整个过程中,他始终与金丝雀保持一定的距离,生怕吓走它们。之后,他静静地坐下来,望着金丝雀的方向,看着,听着……他似乎暂时忘记了身边的一切,独自享受着这千载难逢的时刻,直到这对金丝雀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