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落地瞬间炸开一团光晕,像传送阵一样开始不断扩大。
巨大的机械臂从中间伸出,分裂成八条金属触手嵌入地底。
紧接着基地的每一个模块开始展开,但过程看上去就像是那些金属触手把它们从里面拽出来的一样。
光照亮了这座地底商城。
林森呼吸逐渐急促。
他等这一刻太久了。
总控室、建造工厂、发射井、能源堆等模块依次落地。
看上去它们就像把基地车按模块依次拆分,最后用金属走廊连成一体。
从林森的视角来看,目前基地像极了在中心大厅搭建起一座迷你堡垒。
由于整个地下还没有打通,所以目前基地大小也是根据周围空间大小调整。
等整座基地露出真容后,光晕消失,周围再次陷入黑暗。
但仅仅过了一秒…
滴……
嗡…嗡……
喀…咔……
基地内所有模块指示灯亮起,大型器械开始工作。
随后总控室亮起一排大灯,再次将周围照的亮如白昼。
“基地重新上线,所有模块正以最大功率运转。”
林森的心跳在这一刻仿佛停止。
这感觉对了。
不过目前基地还处于雏形状态,等把这一层彻底清空,就是大改造了。
但再往深处挖的意义就不大了,这里本来就比普通防空洞要深。
即使改造成防核地堡,这深度也足够。
“立即侦测周围变异体信号,最后跟下线前的信号做一个对比,完成后立刻通报给我。”
下达指令后,林森进入总控室。
这里就是之前的驾驶舱,不过空间更大,设备也不再那么集中,显得更井井有条。
操作间则被建造工厂替代,但一些不需要建造工作的小型器械,在总控室的3D打印机内就可以完成制作。
把所有部分都逛了一遍后,林森大概熟悉了基地的构成。
其实就三部分。
即:控制、建造、储存。
控制部分只有总控室一个单位。
总控室可以控制防御、生产以及所有模块功能。
但这些都需要得到林森的授权,而林森则可以通过语音指令直接操作。
建造部分由能源堆、建造工厂以及发射井组成。
能源堆顾名思义,为整座基地提供无限能源,但只能供给基地使用,无法供给外部使用。
建造工厂则是整座基地的耗能大户,负责所有单位的建造工作。
发射井则是建造工厂的配套措施,负责发射各种战略武器、卫星或者具备发射功能的单位。
储存部分就简单多了,只有一个仓库。
介于周围空间大小,仓库也是可大可小,因为本质上基地储存是空间压缩技术的功劳。
任何没有意识的非生命体都可以被收纳储存,林森可以在一个小抽屉里提取堆积如山的食物和水。
这也是弹药包和材料包的技术原理。
即使如此,仓库依然是整座基地最不重要的部分。
因为基地不在展开状态时,系统就会失去部分功能,但仓库却可以随时随地为林森所用。
除此之外就是武器系统。
但武器系统比较特殊,作为可移动模块,标配的两座机枪塔和榴弹炮台可以出现在基地任何地方。
甚至在建造界面还解锁了建造更多机枪塔和炮太的选项。
这意味着材料包富足情况下,单是机枪塔和炮台就能把基地武装到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