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宇的账号关注人数竟然也达到了十多万。
私信留言的999+。
除了周末遇见的那个“黑粉”外,苏宇开始意识到他真的火了。
走在路上会被认出来,有的会跟他打招呼,也有的会开开玩笑。
苏宇在节目里给人的印象就是比较风趣的那种,有的时候还有点憨。
但这一丝傻气反而让苏宇显得更可爱、更亲切。
也更能看得进节目。
虽然定的是诙谐的基调,但苏宇每次在开头和结尾都会点出交通安全法规。
潜移默化之间普及了交通安全意识。
节目火了,苏宇也渐渐感受到压力。
担忧录制不好,处理违章的时候不像以前那么圆润自然,有时为了故意多说一些,反而气氛变得尴尬。
作为搭档的陈海很明显察觉到了这一点。
于是陈海关了摄像头,让苏宇找了一个偏僻的路段停车。
“今天休息一天吧,一直扛着摄像机,手酸得不行。”
“辛苦陈哥了!”
“这有啥辛苦不辛苦的。”陈海鼓捣着摄像机,语气平淡地说道,“其实你更辛苦,在镜头前面肯定有压力,我们又不是专门的电视台主持人。”
听陈海这么一说,苏宇反应过来这是在安慰他。
今天状态不好,他自己也能感觉到。
但巡逻了半天,就处理了两则普通的违章。
一个违停,一个开车打电话。
前者是下车买点东西,一会就走。
后者赶时间,也没功夫跟苏宇多说。
多说几句还惹人嫌,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开玩笑,尤其还是在赶时间的情况下。
“你也别有太大压力了,本来就不对我们抱太大的希望,现在我们已经给了超出他们预期的成绩。平常心。”
苏宇深吸一口气,知道自己有点急了。
陈海说的没错,原本要求六十分,现在他们考了九十分。
栏目关键在于处理违章的同时,让违章车主认识到错误,同时警醒他人。
节目有意思,可以吸引更多观众。
但这不是最终目的,更不是为了造梗。
最重要的让车主以及看过节目的观众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知道了。”苏宇由衷感激道,“谢谢陈哥!”
“跟我客气什么。忙了这么久,休息一会再出发。顺便守株待兔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