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沈浪站在台上讲解IPS显示屏的优点的时候,通过电视台发射出去的信号,同步显示在几家外资企业的会议室里的电视机屏幕上,首先是棒子国面板企业负责人,他们坐在会议室里,一边看着电视机里的沈浪侃侃而谈、一边不由得浑身发冷,上个月,华夏国的本土企业和合资企业,在一夜之间被华夏一家本土企业收购,让他们都在背后幸灾乐祸的准备看笑话。
要知道,如今他们棒子国的面板企业,如今能在全球市场呼风唤雨、占据霸主地位,那是经历过亏的吐血的风暴的。比如四星的液晶业务从1990年到1997年连续亏损了7年,在1991-1994年间,平均每年亏损1亿美元。
然后凭借韩元贬值和生产规模扩大,四星到1997年末实现了“咸鱼翻身”;1998年四星的液晶面板出货量,跃居世界第一。LG的液晶业务从1987年到1994年,年均亏损5300万美元,持续亏损了8年。
1999年是棒子国企业的转折点:5月,LG和荷兰飞利浦宣布,后者投资16亿美元,换取LG液晶业务的50%股份,新组建的LG飞利浦公司于9月正式运营。这笔交易不仅为LG带来了投资,也使飞利浦成为LG的大客户。
7月,苹果电脑向三星投资1亿美元,以加速其液晶生产线建设。10月,四星接到戴尔电脑价值85亿美元的订单。11月,现代集团与3家米国笔记本电脑制造商——IBM、康柏和Gateway,签订了5年80亿美元的供货合同。1999年,四星在全球液晶平板市场占据了18.8%的份额,名列第一;LG达到16.2%,名列第二;这两家棒子国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了原来的行业霸主——岛国夏普。
如今,岛国才是他们大棒子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可是岛国在产品线上竞争不过,于是开始培养小弟来联合围追堵截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线,因为岛国一向偏向于走高端路线,可是棒子国却是胃口比较小、低端、中端、高端一把抓,严重影响到了岛国的国际市场份额,甚至把米国的一些科技企业的订单也给抢走了,这个时候岛国企业不干了。
本来岛国企业一直拒绝向湾湾转移TFT液晶面板技术。但是处于金融危机和产业衰退期的岛国企业,再加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金融危机期间对棒子国的救援,让韩元大幅贬值,迅速提高了棒子国企业的竞争力。这使得棒子国大规模生产的液晶面板价格降低,快速占领湾湾电子终端代工市场,致使岛国企业在湾湾市场的份额急剧下跌。
1998年,岛国企业在棒子国企业的凶猛攻势下,刻意高调地将技术转让给湾湾企业作为反击。这样一方面可以收取高额的技术转让费,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岛国在产能上的不足。当年共有6家湾湾企业相继获得了岛方的技术许可,从而进入大尺寸TFT-LCD产业,是年被称为“湾湾TFT-LCD产业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