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诗经》是华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华夏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传统源头,对后世的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史定方解释了第一句。
“……”众人在听。
“大雅,是《诗经》中的一个篇章,作品时间从西周初年一直跨度到春秋中叶。具体时间就是公元前11世纪到前6世纪。”史定方解释了一句。
“……”众人在听。
“这样看来,大雅就是雅言的一种载体,就是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史定方说完这话以后,就看向了能元浩”舰长你熟悉《旧约全书》,你怎么看‘雅歌’?”
“雅歌?”能元浩先是一愣,然后下意识的脱口而出一句“在《旧约全书》里,《诗篇》和《雅歌》是两个比较临近的篇章。”
“《诗篇》和《雅歌》是两个临近的章节?”
“是的。”能元浩点点头。
“那,舰长你怎么理解‘雅歌’呢?”
“雅歌,在《旧约全书》中就是指一种极致的赞美诗。就好像赞美‘万王之王’,圣中之圣’一样,就是指赞歌中的赞歌。”能元浩说。
“那,我是否可以理解为‘至高无上’的意思?”
“完全可以。”能元浩点头。
“那,我是否就可以理解为:雅歌和大雅之间几乎可以化等号?”
“从字面上解读,似乎就是。”能元浩点了点头。
“那么千年。”史定方立马就看向了何千年“怎样看来,雅歌应该也是雅言的一种表现
形式,应该就是雅言的一种赞美诗才对?”
“没错。”何千年点了点头。
“这样以来,所罗门时期的文学作品《诗篇》和《雅歌》,就和我们先秦以前的《诗经》,就从源头拉上了关系?”
“那可不是?”何千年又点了点头。
“所以西方学术界,西方的宗教人士就以此猜测:西周王族就是消失的以色列10支派的后裔?”
“嗯,大概如此吧。”何千年点头。
“可是,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啊?”能元浩几乎抓狂。
“当然,他们也拿出了其他佐证。”
“什么佐证?”
“因为从‘公刘迁豳’的事迹来看,公刘时代正是周人创建国家的时期。但是,周人是怎样从后稷时期过渡到公刘时代的历史,在文献上完全无从查考。但是…”
“但是怎样?”
“但是《史记》记载:‘公刘迁豳’的原因是‘避桀居豳’。这里的关键词是‘避桀’。”
“避桀?”
“桀,是古代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是夏朝末代君主。伊尹协助商国君主成汤,鸣条之战兵败夏桀,夏朝覆亡。”
“这岂不是在说:后稷后裔孙‘公刘’见势不好,就提前跑路了?”
“没错。”何千年点了点头“公刘迁豳,是指后稷一脉离开了受封的有邰地。避桀居豳,是指后稷一脉离开的原因。”
“哦。”众人明白了。
“西方学术界把‘公刘迁豳’的原因‘避桀居豳’,和亚速人的入侵拉上了等号。说‘公刘迁豳’就是为了躲避亚速人。”
“但是,问题就来了。”史定方立马就说。
“?!”众人都看向他。
“西方学术界把‘避桀居豳’和亚速人的入侵拉上了等号,就等于把伊尹协助商国君主成汤兵败夏桀的鸣条之战划上了等号。那么…”史定方就停顿了一下。
“那么怎样?”众人问。
“那么请问:公刘带领族群‘避桀居豳’离开的有邰封地在哪里?”
“?!”众人一愣。
“那么千年,你能否也告诉我们:如果《诗经.大雅》和《旧约全书》的《诗篇》《雅歌》同出一源。如果‘公刘’就是12支派中的嫡长子‘流便’。那么,公刘带领族群‘避桀居豳’离开的那个夏朝在哪里?”
“?!”众人全都呆愣住了。
可不?
史定方这话可真是问得直截了当啊。
西方学术界用一篇出自《诗经》的‘公刘迁豳’,就把《旧约全书》里的《诗篇》、《雅歌》和华夏的《诗经.大雅》拉在一了起。
然后,犹太人就以此为证说:西周王族就是他们消失的以色列10支派的后裔。
那么,华夏人的夏朝究竟在哪里?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