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七,靖安帝接到边境密报,边境近日似有异动,巅族频频来犯。
巅族是草原多个游牧部落组成的民族,他们因自身的生活习性,身强体壮,善骑射,好斗、莽撞。为夺取更适合生存的栖息地,遂常常对大齐边境骚扰、挑衅,甚至组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有序军队,与大齐对抗。
深思熟虑之后,靖安帝传诏泽启国公阴既明,两个时辰后,阴既明奉诏领兵五万,坐镇北境。
泽启国公阴既明,年幼丧母,从小就跟随老泽启公出入军营,校场训练,学习兵法,为大齐扫荡边境。
阴既明心思缜密、杀伐果断,从小长在军营,十一岁就领兵打仗,步步为营,战功累累,一身功勋。
靖安二十二年三月初八,北境开战。
彼时张端已和靖安帝请旨去军中救治伤病。
谢元徽知晓后,找到张端。谢元徽说什么都要和张端一同前去北境。
张端听完谢元徽的请求后,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频频摆手,“不行不行不行,太危险了,况且你是个女儿家,陛下也不会同意的。”
谢元徽什么也不肯听,“师傅,父皇那里自有我去说。”
“您教导了我这么久从医者当以仁心渡人,今下正是时候,师傅您也前去了,徒儿又怎么能龟缩在皇宫之中安然度日。”
谢元徽说罢,转身便走了。
谢元徽通传后,进入正德殿中。
“朕的小公主,怎么了!这么焦急!”靖安帝看着谢元徽火急火燎的进入殿内。
谢元徽“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双唇紧闭,什么也不说。
靖安帝看了一眼福不兴,福不兴一挥手,“都下去吧。”
待着满宫的宫人出去后,“说罢。”靖安帝静静的看着谢元徽。
谢元徽,眼神坚定的看着前方端坐的靖安帝,说:“父皇,儿臣要和老师一起去北境。”
靖安帝听后现在大怒,眉头紧蹙。
靖安帝久久未出声,沉思半响,轻叹一声,“熹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