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四合院 我的老爹是土匪 > 第一章 悲催的写手

第一章 悲催的写手

因为疫情封控的原因,杨斌在家里已经窝了一个月了。

不过这对他平时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影响,毕竟在封控之前,杨斌就已经辞职在家里宅了一年多,靠当网络写手,专职写写小说为生。

杨斌今年二十八岁,是京城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五加三”一体化培养的产物,曾经高考时也是全村的骄傲全县的榜眼。

只是毕业后,虽说他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证、硕士学位证、执业医师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都拿到了,可中医本就很难找到愿意接受的医院,农村出生没有背景的杨斌更是在京城连社区医院都不愿接收。

一气之下,杨斌就学着树人前辈弃医从文,他在大学期间写过几部网络小说,虽说没混到大神,可好歹也赚到了学费,一年十几二十万也不比那些公司白领差多少,运气好卖个版权啥的就能衣锦还乡了。

虽然作为网络写手,在哪儿都一样,只是作为曾经全村的骄傲,实在不好意思回家,也就在京城漂着,反正家里四个兄弟姐妹,有哥哥姐姐照顾父母,也不差他一个。

好在杨斌的文笔不错,人也勤恳,收入多少有点保障,好歹没混到人防地下室,与人在五环合租了套两房一厅,环境也算不错。

八年的学医经历并没有让杨斌去专门那些神医流的小说,反而是将学医时的严谨细致的习惯带进了写作当中。

不管什么题材写起来,杨斌都习惯了查阅大量的资料,不仅整体情节都会考虑逻辑自洽,各种细节描写都要查找真实资料,每个设定都要掰开了揉碎了不停推敲是否符合年代要求,也就是所谓考据谠的毛病。

这就造成了不但杨斌的写作进度慢得让人心焦,他还不停在读者留言中和人争执辩论他描写的情节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逼逼叨叨不停举例说明的时候,杨斌觉得自己不像个写手,却像个反复科普的历史老师。

只是常常辩不过那些自以为是的读者,那些个留言的读者大大根本就不看他的解释,只是自说自话:“抛开事实不谈,我认为你就是错的”。

杨斌被留言嘲讽的时候,好几次都烦躁的把键盘给摔了,合租的室友总劝他别太认真,说他写的穿越重生啥的本就不科学,还要去争论那些,有毛的意思。

作为宅男,合脾气的自然也是宅男,杨斌的合租室友柳强是在一个小工作室搞游戏开发,不是在拼命编游戏代码就是在拼命玩游戏测试。

只是柳强他们的那个工作室就是几个大学同学合伙的,连正经的公司场所都没有,反正就是游戏编程,分好工后就是各自在家干活,因此杨斌与柳强两人的工作受疫情影响并不算大。

他们合租的是两房一厅,那客厅已经被改成了两人的工作室,平时两人就在客厅干活。

宅男的客厅自是不需要待客,沙发茶几之类的都没有,就是靠墙放着长条工作台,杨斌的一笔电一台电,柳强的两台电脑三个显示器,放的是满满登登。

杨斌和柳强都是农村人,都是不甘心回乡的毕业生,毕竟能考到京城来的都曾经是全村的骄傲,怎么愿意灰溜溜的回去呢。

作为宅男,他们的日常交流不过就是杨斌对柳强说说他想到的小说情节,或者柳强请教杨斌一下游戏中NPC该起什么名字。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