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长得好看,喜欢的人会很多,但这个不是恒定的。
因为要考虑花生长的环境、位置,以及花本身的特色和寓意,究竟是属于大众的美,还是小众的美。
好比沙漠里生长的苁蓉花,即便美,但也是危险的,毕竟也没多少人去过沙漠,也不愿意去沙漠。
但无论如何,好的东西,即便没人欣赏,那它也是好的。这个,是陈雪莹教给我的道理。
雪莹是我的初中同学,也可以说,是对我初中时期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之一。
要是没有她,我想,我走上作家的道路,还得推迟好几年。
刚上初中那会,她是我隔壁同桌,我是单独坐的,没有同桌,回到教室就看小说。她坐在我隔壁,每晚都会准时地拿出书本预习、练字。那会是军训,看书的人很少,所以,那时起,我便注意到这个姑娘。
认真,是她最开始在我心里确立的标签。
后来,也就是第一次月考的时候,这个姑娘考了全级第三,当时我们是重点中学,学习氛围很不错,竞争也大。
我刚上初中,其实多少也有点桀骜不驯,小学到初中,稚气未脱,傲气尚在。因此便觉得这次考试水分极大,自己也正好没转变过来,发挥失常了。内心暗想,下次一定要超过她,所以一开始,我是把她当做竞争对手的。
但更加让人没想到的是,下次全市的统考,她直接拿了全市第一。这次,我才低下了高傲的头,虚心向她求教。
她人倒也很好,丝毫没有表现过不耐烦,请教的次数多了,对她的了解也深了些。
自初一开始,我常常写信向她请教问题,除了学习交流之余,偶尔空闲下来,也会去散散步,聊聊人生的理想。
记得当时的我,其实还颇有些不正经,老喜欢给她科普生物学上的知识,显得我懂得多,记得她曾经给我说过一句话,她说:“苏某某,你喝再多的特仑苏,也不会变得纯洁!”
当然,她也不是真生气,我只是把她那句话当做笑话而已。
那时的日子过得很快,现在回想起来,很多细节已经模糊了。唯独,当初下晚自习后,在铺满灯光的林荫小道上散步的日子,过得很慢,记忆犹新。
如果像照片一样,一格一格地定格下来,细心的观众也许会发现,当时两个人脸上的笑容,都是那种少年特有的青涩,但又透露着少年独有的光亮,是打心底散发出来的,最纯洁的光亮。
不过,当时的我,并没有牵过她的手,实际上,我也从来没想过牵她的手。当你把对方当成最好的朋友,这样,是不会有任何恋爱的念头的。
因为,跟她在一起的每一刻都很开心、很充实,既然友情已经让你满足,那又何必加上爱情来修饰呢?
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眨眼间就到了初三,初三那年,雪莹休学了,据说是家里出了事。
我记得,前一晚,她父亲来班里找她,给她说了些事情,第二天,雪莹就休学了。她没跟我道别,我对事情也不清楚。只好跑去问她的闺蜜。她闺蜜也不清楚,这下,我便不知道问谁了。
最后大概隔了三四个月,就是中考前夕,她回来了,当时的我刚进课室,就看见久违的空荡的书桌上,多了课本。我又给她写了信,约她晚上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