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余生半响 > 坠落

坠落

“那,满眼都是小星星?”听见不是,妈妈连忙换了首歌。

“也不是这首。”女儿否定地摇摇头。

女人连猜了好几首,一直都不是。女人已经无法真正爱上自己的孩子,看着稚嫩的脸庞,她脑海里,永远都只是丈夫出轨的画面,以及情人那可恶虚伪的脸。

实际上,情人并不虚伪,在法庭上,情人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她说,“女孩不是我亲生的孩子,很抱歉,我欺骗了她,但跟她在一起的那几年,我很开心,那是我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情人最爱的,是孩子,她流产过后,把最好的爱,给了这个小女孩,最后一次,享受了当母亲的权利。

反观生母,孩子回来之后,她并没有真正满足,因为,她的婚姻跟家庭也已经出现了隔阂,永远无法填补的隔阂。这个女人最爱的是她自己,而不是自己的孩子。

一个著名的哲学家说过:“真诚的爱情,比亲情要更为忠诚!”

我相信,大部分的年轻人看到这句话,都会心头一颤,先是直觉的认可,接下来才考虑合理性,即便最后说出不的答案,否定了它,但一开始的直觉判断是无法隐瞒的。特别是热恋中的情侣,也许这方面的感觉就更明显了。

说这句话,是为了误导大家,其实根本没有这句话,也没有哲学家说过,当然,不排除有类似的人表达过类似的意思。

如何衡量爱、友情和亲情,这一直都是很多文学家考虑的问题。三者都是人类的情感,都是值得歌颂的东西。但连这种基本的情感都值得歌颂的话,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缺失了点什么呢?

情感,向来都不是用来比较的,比较毫无意义。

记得我看过一个故事,心理课上,女孩被教授抽到,上台写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人。父母、闺蜜、丈夫、孩子。教授接着,便让她一个接一个划掉,逐渐选出最重要的一个。奇怪的是,女孩先划掉了父母,再是闺蜜,此时的她,已经红了双眼。接着再划,她在男朋友与孩子件犹豫不决,但最后,她把孩子划掉了。

教授不解,问她:“闺蜜先排除可以理解,父母则是生养你的人,孩子,是你的至亲骨肉。怎么会把丈夫留到最后呢?”女孩说:“父母比我年长,会先于我老去,闺蜜,会陪我很久,孩子,长大后也会离开自己。但丈夫是爱人,是那个,会一直陪伴自己的人。”女孩到这里,已然是泣不成声。

我并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假,爱情是神圣的,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爱情故,二者皆可抛。但一个年纪尚轻的女孩,在没有足够经历的情况下,把爱情看得太高。显然忽略了,爱情也会面临背叛的因素,即便是爱人,也可能会出轨,给你头上戴一顶绿帽子。

当然,背叛的爱情,并不是理想的诚挚的爱情。但无论如何,大家心里都有答案,再讨论,就显得自己不可理喻,大男子主义了。

抖音短视频有个常用的题目标语,热度很高,叫做:他们站在爱情的巅峰,嘲笑死神的无能。

反过来,就是:死神站在生命的巅峰,嘲笑着爱情的无能。字眼改动不大,但意境却大不相同。

好了,说了这么多,到底,世界上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这究竟是个真命题还是伪命题呢?

从人类的伦理道德和认同感来说,当然真是真命题。符合价值追求和认知,同时它也排除了社会的部分异类。从整体角度,包含每一个人的话当然就是伪命题!

我真正的目的,不是讨论真伪命题,而是借此希望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无论是哪个人,都可以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感情,无论好坏,无论悲或喜,无论是否是自己的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生而为人,就做个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人。

如果我的行为能够稍微影响到身边的人的话,哪怕只是一点点,我想那也足够了!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