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德笑道:“咱们阳谷虽是县城,但太平久了人口滋生,城中百业发达,房价也不便宜。要开大酒楼,最少得五开间三上三下,可容百桌以上,这才是大酒楼。最好是有院子带雅间,窗外有花木修竹和山石的……东京的大酒楼,多半是如此了。”
郓哥等人听的目瞪口呆,两眼发亮。
东京城啊,对他们这些小县城的少年来说,那是天宫般的存在了。
李涯失笑道:“按程兄所说,最少得五六千贯,再算搬家装修诸事,没有个八千一万的,怕是开不起来啊。”
“我是这般觉得。”
“也不急,东主现在刚起步就这样成功,还可以从容些。”
众人虽是这么说,但都是觉得,武大可以在短时间内把事情给做好。
虽是盲目信任,但武大这个东主也是当的起。
……
门外的众人谈谈说说,慢慢散去。
武大也是听着很清楚。
没办法,十点体质就是这么牛。
潘金莲已经将王婆和西门庆的事说了,俏脸煞白,眼眸中满是愤恨之色。
武大只笑着安抚。
有人盯着,说明娘子你漂亮不是?
至于王婆那么可恶,以后不打交道就是。
好人到她那茶楼去,都会被人编出什么不好的话来。
说了半天,总算是把潘金莲给安抚好。
“娘子先上楼休息,”武大笑嘻嘻的道:“我得把今天包席的帐算一算。”
包席的收入是整整一百贯。
食材成本三十贯左右。
可谓暴利。
这钱,够普通百姓赚上五六年甚至七八年了。
但对堂堂知县一年几千贯的公使钱……这点钱真是小钱。
这一说,潘金莲脸上立刻露出灿烂之至的笑容。
看向武大的眼睛已经又成了星星状。
自家大郎真的是无所不能。
县衙包席都做的这样成功。
“大郎你以后定成海内名厨。”
潘金莲是真心诚意,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两个知县的题词和诗她都看了。
毕竟大户人家的婢女出身。
粗浅的读过几年书。
读诗认字肯定没问题。
看完之后,更是增添了潘金莲的自豪之情。
在识字率不高的大宋,原本读书人就受人尊重。
五代十国后,民间和朝廷都有了共识。
对武人要压制!
对文人要尊崇。
武人祸乱天下,民不聊生。
文人追求治世和稳定。
百姓是喜欢帝王将相,开疆拓土,自己戍边到老迈才能回家,还是喜欢文人治世?
答案不言自明。
但他们都忽略了,自废武功,对内是安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