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按照悟虚刚才所讲解的大藏经,注有经、律、论三大论述。以律而论,戒律仪制,治众生恶,伏众生性。如果与大唐国律相论,应当驳论,还是同论?”
秦恒想了一下,笑道“悟虚觉得,应该以辅而论!”
如果佛律与大唐国律相驳,这岂不是想要叛国?
如果是同论,佛律又怎么可能与国律同起同坐?那岂不是佛家也能治国了?
所以,无论是回答哪一个,都不行!
“以辅而论?”
听到这个回答,武则天看着秦恒,淡声道“那朕倒要洗耳恭听!”
“陛下所制定的律法,乃是大唐盛世的一切规则,凌驾于所有人之上,任何人不可僭越。佛家的戒律,也是在国律的规则之下制定,帮助陛下教化人们心中的善念,使其诸恶莫作。”
秦恒这话也算是拍了一波武则天的马屁。
因为他知道,武则天身为一国之君,最为禁忌的事就是涉政、涉律。
一旦触及这些东西,那么这个人或者教派,也就基本不复存在了。
纵观整个历史,想要成为主流或者正统的教派或文化,都必须是为统治者服务。一旦有别的念想,要么成为“邪教”,要么湮灭于历史中。
所以,武则天这次来寺庙中,表面上是来听佛法佛经,其实是想来确定一下佛家的立场而已。
听到秦恒的回答之后,武则天也轻轻点了点头。
“看来悟虚确实是一位得道高僧,无论是佛经还是国律,参悟得都很通彻。”
“陛下谬赞!”
秦恒知道,武则天说这话可不是在夸赞他,而是在说他做人通彻,知道自己的立场而已。
这时,武则天也站起了身来,淡声道“今日来此倾听佛法佛经,受益颇多。大典时间既然已经差不多了,政务繁忙,朕也就先回去了。”
“临近午时,庙内只有些粗茶淡饭,也不好招待陛下,还请陛下赎罪。”
“无妨!”
“那就让我等恭送陛下吧!”
“嗯!”
对于秦恒来说,他想要的功德点已经得到了,他现在还巴不得武则天早点离开。
所谓“伴君如伴虎”,谁知道武则天会不会突然又提出一个送命题?
将武则天等人送走之后,明灵寺大典也差不多结束了。
剩下的事,也就不关秦恒的什么事了。
毕竟讲了一个半天的佛经,他早就饿得不行和口干舌燥了。
“咚咚咚!”
就在秦恒在房间里偷吃鸡腿的时候,房门却突然响了起来。
“谁啊?”
秦恒没好气地喊了一声。
虽然不情愿,秦恒还是擦了擦嘴角的油腻,起身去开门了。
“咔~”
房门打开之后,只见外边站着一个身穿华丽官服的中年男子。
“悟虚大师,打扰了!”
见到秦恒开门后,男子立即歉意道。
秦恒微微皱眉,问道“不知道大人这个时候来找我有什么事?”
刚才给武则天等人讲佛经的时候,这个男子就在一旁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