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百年崛起,港岛风云 > 第三十章 影视圈一样分字号

第三十章 影视圈一样分字号

第二天,港岛的报纸,再次对陆耀明的这部新片,使用了毫不掩饰、甚至有些肉麻的赞誉之词!

大公报:这本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差人抓捕杀手的故事。但因为有了义,有了情,有了太多人性的东西,而变得颇具内涵和味道。

东方日报:这个世界已经变了,道义、正义、规矩,都不如金钱利益。一个不合时宜的差人,一个跟不上时代的杀手,他们却成了最知心的朋友,出人意料,却又让让人叹服。

文汇报:我们再次对陆耀明的电影结局有些抱怨。不过太过于完美的结局并不会被人所铭记,恰恰是有遗憾的悲剧,才令人印象深刻!

星岛日报:惊天动地的决战,固然能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但英雄相惜,舍生取义的大义,却更能感人肺腑,令人留下唏嘘不舍的泪水。

港岛影响力最大的影视杂志《电影双周刊》特意加急出了一期特刊:,将《英雄本色》和《喋血双雄》做了详尽分析和比较。

最后他们的结尾语是:

同为经典英雄片,《喋血双雄》中,周闰发和李休贤的惺惺相惜,并不输《英雄本色》中,周闰发和狄隆的生死相随。

想比于《英雄本色》的豪迈洒脱,《喋血双雄》更多的是温柔悲壮。

明报再次将头版给了金墉。

封笔多年的老爷子,在明报头版写下的几个大字让人动容:

世道再变,情义不变!

在小说文化圈,拥有超高地位的金墉,为《英雄本色》破例题字后,再次为陆耀明的《喋血双雄》即兴挥毫!

听说金墉买不到电影票,还是托了好多关系,才拿到两张。

而且是午夜票。

金墉晚上十点准时睡觉的规矩,几十年都没变。

这次竟然打破规矩,专门撑到午夜,去电影院观看了《喋血双雄》!

看完电影,觉也不睡,拿起笔就开始写头版!

真正的废寝忘食!

不得不承认,金墉很喜欢陆耀明的电影!

《喋血双雄》上映一个半月后下线,可惜受制于院线规模,只取得了1825万的票房。

很多人预测,这部电影票房不会低于3500万,为什么只有一半?

很简单,

邵氏、嘉禾和金公主破天荒的携起手来,共同抵制《喋血双雄》的上映。

真的让你陆耀明的片子在港岛全线放映,港岛影视圈就要变天了!

老子就算座位空着,都不会放《喋血双雄》!

这场联合抵制,最惨的还是影迷。

很多影迷为了观看《喋血双雄》要么排五个小时的队,要么去地点偏僻的南丫岛、白石角电影院撞运气。

《喋血双雄》虽然赞誉不断,不过三大院线携手抵制,票房收入锐减。

而且三大院线对影视圈发话了,如果有谁敢去拍陆耀明的电影,以后这个人所有的戏,就别想在三大院线上映!

影视圈一片哗然。

这是影坛三位大亨在杀鸡儆猴啊!

三位大亨要让人知道,港岛影坛的规矩,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改的!

不要以为你陆耀明的电影赚钱,讲话就能大声!

港岛影坛三位大亨,没一个是善男信女!

自30年代起,港岛电影行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一个行业赚钱,自然会吸引各路人马进场。

白的、黑的、灰的,各色人等粉墨登场,乌烟瘴气。

在剧院放火药恐吓、袭击拍片的剧组人员、出钱让当红明星跳槽、甚至支持当家花旦反告老东家,这些事情都要有人在背后用武力撑腰!

而邵氏影业和电懋电影慢慢吞噬其他小型电影公司,最后汇聚成50年代的两大龙头。

这两家的王座底下,都是累累白骨。

后来电懋老板乘坐的飞机出事,电懋沉沦,邵氏就此称雄影坛十余载。

1970年,有了几位巨商点头支持,在邵氏工作多年、被方怡华抢权的周文怀才敢出来单干,成立嘉禾影业。

邵氏和嘉禾,同样斗的不可开交!

当时为了争夺大马市场,邵氏和嘉禾在大马的电影院常常出事。

今天,我的电影院被人放毒蛇放蜈蚣,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