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内廊上的一处拐角,谢之恒脸色发白,指尖微抖,他不懂,他都不介意她的身份愿意将她养在外面,等娶了正妻在纳她入府,她为什么不愿意,还要对他如此决绝,明明也是心悦他的,难道她想做他的妻?,父亲和母亲不可能会同意的,他想上前去抱住眼前的人儿。
水瓶见状退后半步,强忍着泪意,带着温和语气;“小侯爷,我的先生曾和我说过,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旅途,途中会遇到许多人,但都是陪伴一段路程的过客,终究还是一个人去到终点。”
谢之恒苦笑;“原来我只是你的其中一个过客吗”
水瓶心疼的快要裂开,他这样的人是理解不了的,先生对她们的教导或许没多少人能理解,但她相信先生的话,身份有高低,但人没有贵贱之分,她怎么可能会愿意做一个别人施舍的妾,那不就是先生口中的小三吗,她坚决的说道“对我来说是的,请小侯爷以后不要再来了”
谢之恒双眼通红,气急反笑,听到她的话又变得愤怒;“你就非要如此绝情吗?你知道我没有办法娶你为妻,你都已经是我的人了,难道你觉得你的身份还能做其他人的正妻吗?”说完他就后悔了,他怎么会说这样的话伤害她,可是他不懂做侯府的妾难道不比普痛百姓的正妻还好吗,她为何要如此倔强,可他不知道的事,正因为她是这样的人,他才深爱至此。
水瓶嘲讽的勾了勾唇角,心里生出一阵寒意,眼神变得冰冷;“原来小侯爷是一直是这样看我的,我的身份在小侯爷眼里看来不过是个最低贱的伎子,您觉得赏我个妾室我就应该感恩戴德吧”如果没有先生教导,或许她确实会感恩。
谢之恒心里慌乱;“不是的,我不是这样的,瓶儿你听我说。。。”
水瓶不想在与他多说;“小侯爷请回吧,以后也不要再来了”说罢转身离去,眼泪终于决堤夺眶而出。突然眼角出现一抹白色的身影,她连忙拭干眼泪;“先生,你都听到了?”
黎若予摇头,眉间有些愁容,她只听到了最后一句:“你们。。。怎么回事,你喜欢他?”
水瓶点头,眸里还带着雾气;“不过都已经过去了,我不会去做什么妾”
黎若予抬手帮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心里很无奈,这个年代就是这样,她也没有办法;“你自己拿主意就好,如果不想再见他,那就去江南散散心,你不是想开个分店吗,去吧,需要多少钱找残月拿,以后江南那边你就是东家,这里就交给双鱼”
水瓶呜呜的哭了起来,抱住若予哽咽道;“多谢先生”
若予安抚的拍着她的背;“好了,不哭,不过一个男人而已,天涯何处无芳草”
水瓶听她这样一说,破涕为笑。
回到厢房后,黎若予让残月安排一下叫双鱼回来接手天上人间,残月猜测可能出了什么事,但也没多问,吃完饭后她又说去到处逛逛。
街上繁华似锦,有粼粼而来的马车,川流不息的人群,小摊贩们的吆喝声络绎不绝,她庆幸这不是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其实算得上是一个盛世。夜罄眉欢眼笑的逛得乐不思蜀,还买了几个糖葫芦,给了大家一人一支,黎若予拿着糖葫芦悠然的舔着,思绪一直注意的周围的人。走着走着到了帝都城最边缘的地方,一个草屋,周围用竹子围了个半人高的篱笆栅栏,里面一个小院,院里有个看似七八岁的小男孩在清洗野菜,黎若予走了进去,蹲下身子说道;“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小男孩看着天仙一样的人,眼里震惊的呆了神,紧张的忘了回答,半响才反应过来说道;“我叫二狗,你是仙女吗”
黎如若嫣然一笑;“嗯,你可以这么叫我,你的父母呢”
小男孩看着她的笑容呆若木鸡,黎若予以为他想要她手中的糖葫芦,就递给了他;“给你,仙女想问问你你想读书吗”
映雪看着自家先生如此不要脸的模样,也是很无奈,其实她们一开始看到先生的时候和这个小孩的反应差不多,只不过后来。。。。哎习惯了。
小男孩有些不好意思拿糖葫芦,可是他很想吃,还是就接了过来;“想,可是我们家没有钱给我读书,我有时候还要去山上采药拿去换钱”
黎若予问道;“你父母在吗,能不能让我见见”
小男孩站起来;“在母亲里面做饭,我去叫,仙女姐姐你等等我”说着就跑了进了屋。
不久走出来一个二十几岁的农妇人,穿着粗布衣衫,皮肤泛黄,一看便知常年劳累,看到院子里的几人,竟也呆住了,个个锦衣华服,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人,特别是那个白衣女子和她身旁的那位玄衣公子,一看就是了不起的人物,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家那口子犯了什么事,颤颤巍巍的问道;“请问是有什么事吗”
黎若予微笑说道;“你好,不用害怕,我们是清华书院的管事,想问问你们有去给小孩报名读书吗”
妇女摇头说没有,黎若予大概也猜到了,继续问道;“那你们知道清华书院可以去报名免费读书吗”
妇女点头说知道,轻呼了口气,似乎是放下了心,接着又说道;“可是我们这些贫苦人家读书又有什么用,那都是富人和官家才能读的,而且家里有老有小的,也需要人照顾,如果儿子去读书了就更困难了,在家还可以帮忙”
黎若予手拇指摩挲食指上的玉戒,认真的听着,思索着什么,随后回道;“多谢,打扰了”
原来不去报名的主要原因是觉得读书没有用,男孩都尚且如此,何况女孩呢,这些小女孩十几岁就会定亲嫁人,然后就是操持家务,了了一生,黎若予苦笑。
思绪飞到了前世,记得小时候爷爷跟她说过一件事,以前他在农村做支书的时候去动员家长让小孩去读书,很多人都不愿意,应该也是觉得读书没用,自己当时还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些人不愿意读书,现在终于懂了。
回府后黎若予给长乐写了一封信,大致的意思是要改变一下策略,第一,同意氏族商户子弟入学,可是需要每年交三十两学费,正好可以拿来用于学院的开支,不论男女一共加收五十人。第二,需要太子妃派人去劝说贫苦百姓,让小孩来读书,包食宿,若学有所成,会推荐科考或推荐其他任用。
做完这些后,黎若予定神看着残月,心里有了一些打算问道;“你觉得应该让谁能来院长”
残月那双大海般的眼眸宛如猜透了她的想法,长长的睫毛在眼睛下方打了一层厚厚的阴影,薄唇微起;“清风”
黎若予露出邪魅的笑容,他知道她,她也知道她;“行,那你去问问他,正好长乐现在在宫里有御医在,可以让清风出来了”
长乐收到信后立马就派人去新贴了告示,果然效果好了很多。氏族商户们也并没有因为这三十两银子而有怨言,高兴还来不及。有了这个告示派人去劝说百姓也有了很好的效果,很快就招满了学生。通知了报名的人七月一日开始入学,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
清晨,映雪端着水盆进入房间,说道;“先生,今天收到太子妃的传信,秦美人她说她想来应征做书院的女夫子,教琴艺,太子妃已经同意了”
黎若予闭着眼睛不想起床,她嗯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