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有人问,卖瓜的胖子立刻迎了上来。
“客官,二两银子一斤。”
“二两?”朱元璋身旁的胡惟庸,立刻惊呼出声。
“你这瓜皮子是金子做的,还是瓜粒子是金子做的?”
“二两银子一斤?够买多少石大米啊!”
虽说寒瓜稀有,但也不至于贵到二两银子的天价。
一定是此间商人皆为奸商。胡惟庸现在看这地方的东西和人,都怎么看怎么不爽。
摊主:“哎哟客官,您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节。”
“这时节,你瞧瞧,哪儿会有瓜啊。这都是大棚的瓜!”
“你嫌贵我还嫌贵呢!”
朱元璋看看天色,如今虽不是隆冬,但气候已凉,确实不是寒瓜生长的季节。
故而他好奇的问道:“老乡,你说的那大棚……是什么东西?”
“竟然能在这种时节,种出瓜来?”
摊主:“客官是外边来的吧?这大棚,是咱们五殿下发明的一件神物。”
“能够在寒冬腊月,种出夏季才有的庄稼瓜果。”
“俺平日就在大棚里给五殿下干活。这寒瓜,是五殿下开恩,特许俺在这里专卖的。”
“全大明都是独一份!别的地方,保管没有!”
摊主一副骄傲的样子。朱元璋却是心神剧震。
居然能在寒冬腊月,种出庄稼?
那岂不是掌控了天地的时令规律?
若是全天下的良田,到了冬天都可以种庄稼,那大明朝的粮食,岂不是吃都吃不完了?
“这些寒瓜,咱全包了!”朱元璋激动道。
“老乡,能否带咱去那个大棚看看?”
肃儿居然发明了此等国之重器!这在重农的朱元璋看来,足以称得上泼天的大功了。
纵然是他当真横征暴敛了,那也足以抵消!
麒麟儿,真是咱的麒麟儿啊!
“全,全包了?”那摊主一脸的震惊。
自己这是遇上冤大……啊不,大主顾了啊!
摊主:“客官您要看大棚,当然可以。”
“那大棚就在后山路旁。任何人都能看的。咱这就带您去……”
朱元璋微一示意,胡惟庸会意,取出银两将寒瓜都买了下来。
自然,花的是他自己的钱……
这让他对这个地方的不满更加深重……什么奸商啊,几颗寒瓜卖的和金子似的。
呸!
一行人跟着摊主出了市集,一路往大棚走去。
那奢侈的马路一路延伸,出了市集后,道路两旁居然出现了不少的田地。
虽然因为耕种的时节没到而有些冷清,但看那些田地,明显是有人经常打理过的。
“这里居然有良田!”朱元璋既惊且喜。他还以为,自己那五儿子把皇庄的所有地都拿来经商了呢。
“瞧您说的,这里是皇家的皇庄。哪能没有地!”摊主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