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朱棣身后,马和心中有些失望。
他本是南蛮的基层将领。
被明军抓捕后因表现良好,又精通大明语言,方才赢得了进宫当太监的资格。
在追随朱棣后,马和就屡屡变着法子立功。
而祝枭,就是马和这次准备立下的功劳。
只要把白莲教的帽子给祝枭扣死,再砍了他的脑袋。
朱棣就能得个剿灭白莲教余孽的功劳。
而作为主导这一切的马和,自然也能获得不菲的赏赐。
更能获得朱棣的信任。
可惜,现在看来,这一局怕是无法竟功了。
就在马和已经准备放弃这次机会,开始琢磨下一个立功之机时,祝枭突然抬头看向朱棣。
“有!”
朱棣略略颔首。
“如此看来,倒是本王误会了良善之民。”
“本王在此……”
“嗯?”
话到一半,朱棣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
“你说有?”
“你还有其他谋划?”
祝枭拱手一礼。
“不敢欺瞒王爷。”
“草民确实还有其他想法。”
张三九等人又急又怒。
你丫是不是傻了?
你只要说一句没有其他谋划,王爷就走了。
你非得多事?
万一你要是真被定为谋逆,我等也都得被牵连啊!
但偏偏,在兵丁们的注视下,他们还不敢多言。
一时间,张三九等乞丐欲哭无泪。
早知如此,他们就不该来吃那三块馒头!
这下亏大了!
朱棣也颇为讶异。
“哦?”
“究竟是何谋划,说来看看。”
祝枭深吸了一口气,沉声开口。
“回禀王爷,草民生于元末乱世。”
“幼年之际,便见多了天下惨状。”
“幸得陛下建立大明,草民方才能过上安稳日子。”
“但,草民却并不满足。”
“草民还想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虽然身穿大明的祝枭根本就没见过元朝是啥样的。
但这并不妨碍祝枭给自己编造一个看起来很合理的理由。
朱棣欣然抚掌。
“说的好!”
“这天下,就该多些如你一般的仁人志士。”
“你所谓的后续谋划,便是与此有关?”
祝枭点了点头。
“果然瞒不过王爷。”
“祝某也确实是在招募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