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开张了好几天,门前乌泱泱还全都是人,大多数都扛着麻袋,背着不知道多少铜钱。
远处的酒楼包间里,苏文行兴奋说道:“成了,成了,恩相,我刚才下去看了,不少的百姓都把大钱拿来兑换,一个个兴高采烈,民情大好啊。”
蔡京眉头紧锁,问道:“小钱呢?是不是也有不少。”
这事好像和当初想的不太一样。
原来蔡京只是想兑换大钱,如今大钱小钱全都兑换,似乎和当初所说有了些差别。
苏文行点点头,“没错,大钱毕竟还是少数,多数还是小钱,不过兑换了哪种钱币写得清清楚楚,您看这就是银票。”
蔡京左手捏须,右手接过来一看。
银票四周印着花纹,虽然复杂,但并不难伪造。
正中间写了“大明钱庄”四个字,同样是标准印刷,并不稀奇。
左边是钱币种类,右边是钱币数量。
唯一特别的,在于正下方一个不大不小的“逵”字,还有后面的编号。
这个“逵”字龙飞凤舞,却是李逵亲笔所写。
“恩相,这银票分为一贯票,十贯票,百贯票。一贯最少,每天只发行一千张,十贯每天发行五千张,百贯票则发行万张。”
“李逵说了,所有银票的逵字都是他亲手所写,因此颇为耗神,一天只能写这么多。”
“听说他的书法被不少文人推崇,称作京城第一,就因为这字,他的一贯票都被炒到了三贯,一票难求。”
“嘶。”
蔡京听了手一抖,捏断了几根胡须。
忍不住吸了口凉气。
“照这么说,他一天能收百万贯?”
苏文行摇了摇头,“那倒也不是,现在还是一贯票和十贯票出的多,每天都会换光,百贯票一天也出不了几张,毕竟大部分来钱庄的还都是老百姓。”
蔡京这才面色稍缓,微微点头。
这时候的老百姓还是挺有钱的,只要稍微努力点,每天挣上几十文不成问题。
更何况这里是东京汴梁,百姓的收入更加可观,每月一两贯钱总是有的。
不过要说家里有一百贯闲钱的,那就少了。
苏文行凑近了低声说道:“恩相,李逵那边传来消息,百贯的大钱兑换已经开始有了,而且每天都在增加,虽然兑换的人不同,但是从口音上很容易分辩,都是外地来的。”
<b><font color=red>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font>
<a href=''http://pay.faloo.com/'' style=''color:red;text-decoration:underline'' target=_blank>立即抢充</a></b>(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