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着其中的关系,李逵指着地图上,紧挨着西区的一条街道。
“小梁,今天你去这条街受保护费,咱们也该向外扩展了。”
小梁兴奋的一拍手,“太好了,现在整个西区一个捣乱的都见不到,实在太没意思了,我这就过去。”
说完,他一挥手:“走,跟着本衙内上街做好事去!”
一群狗腿子帮闲也兴奋的吆喝起来,跟着去了。
收保护费的区域开发的越多,大家分得钱越多,受到的尊重也越多。
他们现在出去,比禁军还威风。
经过了京城的发展,李逵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扩张模式。
一条街一条街的打出去,呈辐射状发展。
简直就跟港片黑涩会一样。
梁中书暗地里也是十分佩服李逵。
这种手段可比卢俊义高明多了。
而且这钱来的正大光明,还伴随着很好的官声,就连市面上也有秩序多了,收到的钱财却比以前还多。
这样发展下去,他就不再需要卢俊义了。
当然也有眼红的,他们不敢提粱衙内,只是说李逵。
说他一车又一车把百姓的钱拉走,吃相太难看了。
梁中书就笑着问道:“你们说他损害了谁,损害了什么,如果说的有理,老夫这便把他捉来审问。”
然而,那些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梁中书又道:“本府这里得到消息,自从李逵到来,北区街市秩序变好,官府的税收增加,百姓交口称赞。
你们要是有本事,去把其它三区也变成那样,要是没本事,就好好学着点。一堆五六品的父母官,还不如一个八品文官。”
大名府的官员们大张着嘴巴,哑口无言。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逵和梁衙内丧心病狂的往家里搬钱。
那种羡慕嫉妒恨,又无可奈何的心情,真的是难以形容。
这天晚上,梁中书躺在床上,唉声叹气。
旁边蔡夫人问道:“老爷何故发愁?”
“你那儿子一点良心都没有,如今你父亲的六十大寿临近,我想凑足十万贯生辰纲,结果还差一些,就去问他要点。谁知他小子收了这么多钱,竟然一个子也不,说是存进大明钱庄吃利息去了。”
“妾身的嫁妆还有些,不如…”
蔡夫人说了半截,突然一顿。
梁中书扭过头去,见她神色异常,不由问道:“你可别告诉老夫你把嫁妆也都存进去了?”
蔡夫人尴尬的道:“妾身的积蓄也被儿子拿去存钱庄了,利息还真的很不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