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孩子的爹叫什么?”
“叫陶顶。”
“你的公公呢?”
“公公叫陶涛。”
苦丫恨着咬着牙说:“这个恶贯满盈的陶涛,终于死了。”
“你怎么认识我公公和我孩子的爹。”
苦丫气恨的放下手中的水瓢转身就走,苦丫一路走着骂着陶涛死的好。先给婆婆烧纸,接着去给朱三和儿子烧纸,对朱三和儿子的坟说:“我和你们俩讲个事,那个恶贯满盈的陶涛死了,你俩在阴间要注意着他,千万不能再被他害了。我今天过来给你们送点钱,朱三你在那边千万别让孩子受委屈。”
烧完纸后,来到了周伦哥家里,在院子里喊:“嫂子,嫂子。”
周伦老婆在屋里出来一看说:“我以为是谁呢,原来是丫妹,想死我了,快进来快进来。”
走出来迎着苦丫往屋里走时说:“嫂子,我也很想你们。”
还没进屋,嫂子看见苦丫的腿,一手拉了一下膀子一手指苦丫的腿说:“丫妹,你的腿怎么啦。”
“前几年不小小心摔倒了,现在已经全好了,不碍事的。”
“快进来喝点水吧。”倒了一杯水递给苦丫。
苦丫喝了几口水,把碗往桌子上一放说:“嫂子,走路上遇到一个人,要不然我早到了。我向她找水喝,你猜是谁?”
嫂子看着她那愤怒的眼神没来及说话,苦丫说:“是我的仇人,陶涛的儿媳妇,陶顶的老婆。”
“难怪你这么生气,看到仇家的儿媳妇。陶顶的二老婆现在就住在我们庄子前面,那房子之前是陶家的牛屋,陶家的地都租出去了,家里不需要种地,所以就没有牛了。这个女人是被陶家赶出来的,是因为她生下的那个女孩把她老公公克死了,那个小女孩命硬,听说以后谁和她在一起都会被克死。”
苦丫接着又发恨说:“我这辈子如果有机会报仇,我将他陶家爷几个千刀万剐。”
话音刚落周伦回来了,一看说:“哎呀,稀客稀客,丫妹你怎么过来了。”
“这几天总做梦,所以我就过来了。”看着孩子说:“这是强强吧。”
“是的,强强叫姨。”强强见到陌生人有点害羞,腼腆地喊:“姨。”
“你看这孩子长的多俊呀,多壮实。”顿时情绪伤感,声音很低地说:“我家毛毛活着也这么大了。”
周嫂子看到丫妹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马上把话题支开,拉着苦丫说:“妹子走,跟我去厨房帮我添柴去。”
苦丫第二天回孙府的傍晚到厨房烧饭,碰到孙祖稀,跟孙祖稀打个招呼说:“老爷回来了。”
孙祖稀站住了说:“听说你回去给朱三烧纸,怎么回来了,见到周伦了吗”
“见到了。”
“周伦和你讲什么了吗?”
“他什么都没说。”
孙祖稀最怕周伦不注意把孩子没死的事说出来,再等几年孩子大了才能把真相告诉她。现在孩子还小,即没有识别能力又没有反抗能力,让仇家知道孩子的存在,对孩子太不利了,孙祖稀想到这些又紧张又发愣。
“老爷,你在发什么愣啊,我这次回周庄也有收获。”
孙祖稀笑眯眯地问:“什么收获,说来听听。”
“那个恶鬼陶涛死了,我已经对朱三说了,在阴间要提防着他,保护好我们的儿子。”
“是吗?他早该死了,你是不是去烧纸的时候对朱三说的。”
“是的。”
“我今天想吃手擀面。”
“我这就去做。”
苦丫从周庄回来后,心里说不上高兴,对于陶涛的死,多少解一点恨,每天从早忙到黑,洗几个孩子的衣服,烧饭并且还要帮伺候老太太,就这样一天天忙忙碌碌的过着平淡的生活。她哪里知道儿子跟姥爷姥姥去异地他乡有好几年了,几年间孙祖稀让把子兄弟来过两次,给了一部分钱,生活也能说的过去,毛毛不但会认字,还会拳术,可是好景不长,两位老人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尤其是姥姥的病越来越严重,经常不断的吐血,吃一口吐一口,到镇上找郎中看,郎中说是噎死病,这病是治不好的。
一天晚上,毛毛练拳回来看到煤油灯还在亮着,姥姥姥爷还没睡。当毛毛走进姥姥的床前,姥姥不停的在咳,还咳出很多的血。毛毛拿着毛巾去帮姥姥擦血,姥姥停顿下来,但还是上气不接下气,姥爷说:“毛毛,你搬凳子坐下来,我有话要对你说。”
毛毛伸手拿个凳子坐下来,姥爷说:“毛毛呀,你现在是个孩子,虽然小还不完全懂事,有些话本来不应该跟你说,现在看起来不说不行了。你姥姥的病一天比一天加重,我的晕病随时都会犯,晕起来天转地转,说不定哪天说不行就不行了。我跟你姥姥商量了一下,把你的事告诉你,如果说有那一天,我和你姥姥都不在了,在这个世上你还有一个最亲的人,那就是你的娘。你娘不是我们的女儿,我也不是你的亲姥爷,她也不是你的亲姥姥。”
毛毛得知自己的身世,不知所措呆呆的坐着,眼泪转转的流了下来,姥姥半躺着咳着喘着,一把鼻涕一把泪,看到孩子流泪心痛了。
“老头子,你别说太多,孩子还小,他不能听这么多的事,就跟他说娘还在就行了。孩子,姥姥现在要跟你说的事三个不忘。第一,千万不要忘了那个苦丫就是你的娘;第二个,别忘了对我们有恩的人,就是寿州城里的孙祖稀孙老爷;第三,不要忘了朱家的仇人陶涛地主。”
毛毛听到更是哭的历害,姥爷心痛的将他搂在怀里说:“孩子,不管到了什么时候,切记不要冲动盲目的去报仇,仇家树大根深,没有足够的力量是搬不动他的。无论做任何事,首先要保住自己的安全,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你娘和仇家至今还不知道你还活着。”
姥姥说:“天不早了,老头子别说了,让孩子睡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