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刘启的话,重重的击打在了蒋正忠的心中。
而眼前的账本,则是打在了他的脸上,啪啪的响。
蒋正忠看着那血淋淋的数字,仿佛看到了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无数百姓家破人亡。
他重重地将账本合上,轻轻叹了一口气。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本以为只是讽刺贪官污吏,没想到居然是血淋淋的事实。”
“我对他们的贪婪有所耳闻,却没想到他们居然做出这等人生共愤之事,该死,确实该死。”
“但是我依然要说,太子殿下,您的手段过于激烈了。”
“整个大虞国文武百官,哪一个不是既得利益者,能将他们杀干净吗?杀干净了他们,又有谁能替陛下管控整个国家呢?”
“病从根上治,百官如此,自有根源,只有革除前朝弊政,才能真正的解决掉这些核心问题,才能解决掉贪腐问题。”
听着他的话,刘启是眉头紧皱,又是老生常谈,什么前弊症,不就是说他老爹不作为吗?
他思想落后见识短,自己不怪他。
毕竟他的眼光就到这里了,他根本看不到根源。
整个大虞国朝廷真正的问题,是因为**集权的弱势。
整个朝廷的权利基本上都集中在文武百官身上。
可以说他这个皇帝就是个傀儡,没有皇帝照样能够平稳的运行。
可是没有了皇帝就没有了监督,没有了监督就可以让他们为所欲为。
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他老爹一直不作为,或者说是想作为却无能为力。
有太多的千年世家,开国武勋,一个个仗着自己劳苦功高,在地方上肆意妄为。
在朝廷上结党营私。
他们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总以为万事太平。
实际上他们不知道的是,整个大虞国可以说是危如累卵了。
从这些官员的贪婪程度,不将他这个太子放在眼里,就可以看得出来,整个大虞国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这是病入膏肓了。
指不定什么时候,这些宰相再来一个废立皇帝,青史留名,也不是没可能的。
刘启不和他争论这些,他的见识终究有限,和自己不在一个频道上。
“蒋大人说的对,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的,如今我将百官得罪了个干净,整个朝廷之上,可还有忠贞可靠之人?”
“若是有,大人可举荐一二十个,我必重重的任用他们。”
刘启眼中放光,盯着蒋正忠,希望他能说出几个人才来。
蒋正忠眼神漂移,不敢和刘启对视。
他低着头,轻轻叹了一口气,“文武百官根深蒂固,哪里有什么真正可用之人?我觉得御林军统领刘宇,大理寺卿和中书,为人忠厚,不结党,不营私,做事勤勉,可以重用。”
刘启面无表情,御林军统领刘宇,那是先帝留给他的一枚棋子,他已经知道该怎么用他了。
至于大理寺卿和中书,他就是个和事佬,谈不上什么忠厚,狡猾是挺狡猾的,他向来都是各个派系不得罪,出了名的清廉,也是出名的不管事情。
在他的任上,基本上就没判过什么死刑。
他倒是积了不少阴德,没惩治什么贪官,也没有害过一个忠良。
做事算是中规中矩吧。
可以用,但不能大用。
说了半天,还是一个人才没说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