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冷冷的看着台下的众人。
包括正在求情的蒋正忠这个一品大学士。
他并没有听他们的劝说。
“来人,将这些人的罪过,给朕一一列出来,看看该不该杀。”
很快王五将提前就准备好的各种材料交给了一个小太监。
“兵部左侍郎,克扣军饷,勾连外臣,纵容家奴,杀害良家十二人,为掩盖罪行,贿赂通政使司大小官吏,横行霸道。”
“工部侍郎,侵占良田,杀害百姓,勾结外臣,……”
一个又一个的官员,一个又一个的罪名,非常的详实。
最重要的是,每一个身上都有着勾连外臣的罪名。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隐约中在提醒着众人,这才是他们必死的理由。
“陛下饶命,我等虽有罪,罪不至死啊!”
“若论罪行,在座的各位,哪个敢说是至清无暇,陛下如此吹毛求疵,置百官于何地?”
“我等虽有小错,却都是形势所逼,我对陛下是忠诚的,对虞国是忠诚的。”
虽然罪行滔天,可是百官依然在为他们求情。因为这些罪过,站在朝堂之上的这些人,没有几个是没有犯过的。
看到他们就看到了以后的自己。
如果任由陛下杀戮,恐怕从今往后,皇帝想杀谁就杀谁,没人能够阻止。
张光远忍不住劝道,“陛下,他们虽然有罪,罪不至死,和罢免其官职,让其告老还乡,这么多年在朝堂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此时太后徐采薇,也忍不住开口,“如今朝廷新建,正是用人之际,不可寒了众人之心。”
他也没想到刘启居然这么大的杀性,敢在这乾清宫就要大开杀戒。
蒋正忠此时言语平和许多,“陛下,既然各位大人皆有罪行,不做惩罚亦不可,可让大理寺定罪,酌情处理便是。”
刘启此时怒火稍消,态度缓和了许多。
“哼,今日是首辅求情,百官求情,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便交由大理寺定罪,念其功劳,酌情处理。”
“朕明白,朝廷之上,许多事情身不由己,只是人要克己立身,利国于民,怎可因是混水,就做出有损国家之事。”
“今日退朝之后,凡心中有愧,行为有亏者,皆可自行上书祈罪书,朕可既往不咎,只是今后不得再犯。”
刘启打的好算盘,这是打算捏住百官的把柄,好让他们今后为自己所用。
这时一个官员又一次开口,“陛下,臣请罢免次相陆川,此人献媚君王,堪称小人,不可用之。”
这一茬子又提起来了,瞬间让刘启怒火升腾。
这群家伙揪着这一点不放了。
此时的陆川满脸的冷汗,很显然他也知道这是惹了众怒了。
他身上也不是没有瑕疵的。
这若是被告的皇帝那里,那谁也帮不了他。
与其被他们拉下马。
不如自己暂时以退为进,先回家观望形势再说。
“陛下,微臣忠于陛下,忠于国家,绝无二心。”
“微臣年事已高,心气不在,已无心于政事,今日便告老还乡,求陛下恩准。”
刘启皱着眉头,他还在想着如何保下陆川,毕竟这算是主动投靠他的第一人。
虽然这人也是一个滑头小人,他能用的人不多啊。
但是这个家伙,这是看到危险,打算远离漩涡吗?
“今日朕累了,诸位大人所奏,我会考虑清楚再做答复,退朝吧,有事明天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