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随身博物馆 > 第三百二十八章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第三百二十八章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这次陆昭德和楼新英着急了,联袂来到张俊平的办公室,“经理,这报名截止了,您看这评委怎么定?”</p>

“呵呵,这是初赛评委的名单,你们按照名单去请人吧!”张俊平这才笑着拿出一份名单,交给陆昭德和楼新英。</p>

“经理,这,我们冒然去请人家来当评委,是不是有些唐突啊?”</p>

“不唐突,我之前都和他们打过招呼了,只是没有明确是担任初赛评委,还是复赛、决赛评委。</p>

你们去的时候,拿点礼品去,姿态放低一点,应该没有问题的。”张俊平笑道。</p>

张俊平拿出来的名单,都是上次出国参加巡回展的老艺术家,老手艺人。</p>

在国外的时候,张俊平就曾经隐晦的对他们发出过担任评委的邀请。</p>

这些人都是欣然同意过的。</p>

“好吧!那我和楼总分开去邀请。”陆昭德看了一眼名单,好在初赛的评委都是BJ和周边的,倒不用担心时间不够用。</p>

“你们找几个年轻的艺术家,先做一下海选,把那些乱七八糟,没有艺术性的参赛作品剔除出去,再让评委来评审。</p>

还有,晚上我在知味斋定了个桌,你们两个代表我请评委们吃顿饭。”张俊平又提醒了一句。</p>

“知道了经理。”陆昭德和楼新英离开,分头去邀请评委。</p>

张俊平虽然没有亲自参与评审,但是全程都在关注着。</p>

就是希望第一届中国印象传统工艺美术大赛能够公平,公正一点,打响名头。</p>

这次传统工艺美术大赛一共收到五万多件参赛作品,刨除那些乱七八糟的作品之外,还剩下三万多件。</p>

按照十比一的比例,挑选出三千多件参加复赛的作品,这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p>

经过一个星期的紧张筛选,评定,最终确定了参加复赛的三千多件手工艺品。</p>

通过复赛之后,会给对方寄出通知书,并且会给予一定的奖金。</p>

奖金是根据参赛作品的种类来支付的,贵重的参赛作品奖金自然就高一些。</p>

基本上保证,只要通过初赛,进入到复赛,就不会亏钱。</p>

复赛,依然是十比一的筛选比例。</p>

复赛的评审自然要轻松许多。</p>

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就筛选出参加决赛的三百六十件作品。</p>

这个时候,就正式多了。</p>

不仅会在电视,报纸,杂志上刊登通过复赛,参加决赛者的名单,以及他们的作品也会陆续刊登在《中国印象》杂志上。</p>

参加决赛的作者,会被邀请到BJ。</p>

参加决赛作品展。</p>

第一届中国印象传统工艺美术大赛的决赛展出,在大会堂就行的。</p>

本身这次大赛的宗旨就是为祖国献礼。</p>

自然要在大会堂的展厅里举办。</p>

为期一周。</p>

决赛评委也正式了许多,全都是国内最顶尖的书画艺术家和传统手艺人。</p>

大家齐聚BJ,参与评判。</p>

除了评委还有观众评委。</p>

所有来参观的游客,在门口都会发放一张卡片,认为那件作品好,就把卡片投给那件作品。</p>

每件作品的前面都有一个小箱子,就是用来投卡片用的。</p>

这样的形式,在后世一点都不新鲜,可是在这个年代,却是激起了游客极大的兴趣。</p>

一种参与感和使命感涌上心头,观看参赛作品的时候,更加认真。</p>

不断的比较,那件作品更好。</p>

最终评委的评分,加上游客的投票,综合起来评判出一二三等奖。</p>

也是这个年代,没有多少娱乐活动,艺术品公司举办的这次传统工艺美术大赛,居然引起了央视的兴趣。</p>

全程录制拍摄了展出和投票的全过程,剪辑之后向全国播放。</p>

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各方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p>

就连上面的大大领导,都饶有兴趣的参观了展出,并且兴致勃勃的身边的工作人员讨论了一番作品的艺术性。</p>

这个场面又被央视播放了出去,引起更大的轰动。</p>

各地纷纷致函,询问下一届大赛什么时候举办。</p>

很多人都后悔没有参加这次的大赛。</p>

要是参加了,说不定就被大大领导看到。</p>

热热闹闹的第一届中国印象传统工艺美术大赛在十月七号落下帷幕。</p>

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公布了获奖名单,以及现场发放奖励的录像和照片。</p>

艺术品公司也不吃亏,通过这次的大赛,不仅打响了《中国印象》和《BJ画店》两本杂志的名气,连带着艺术品公司也签下了许多有潜质的传统手工艺人。</p>

这边大赛刚刚结束,张俊平秉承着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信念,又开始酝酿着搞事情。</p>

“明年春天,我们要组织一次亚洲春季巡回展。</p>

这次展出的总负责人是陈丽君陈经理,邵谦邵部长作为副总负责人,协助陈经理做好这次的春季巡回展。”</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