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地方解试更是宽松,因为解试考官都从外州调来的,故而考生遮道行卷,或争相拜谒考官于旅舍,或者请好汉来威胁考官。</p>
</p>
一位名为欧阳澈的官员给朝廷上疏批评解试制度言道。</p>
盖比年科举,多为富儿贵族于诏旨未下之日,预以金帛结交考官…甚至考官之来,有求见于道周旅舍,有受燕于举子之家者,有挟侠客而来,阴求贿赂者。</p>
于是国子监考官命下后,众考生们都是打听几个考官,想各种办法请托。</p>
不过众人只知道主考官陈洙乃建州建阳人,字思道,是庆历二年的进士。</p>
副考官李大临,字才元,成都华阳人。</p>
杨绘,字元素,号先白,绵竹人,嘉祐元年登进士第。</p>
至于司马光不必多提。</p>
章越一听这几个考官名字觉得满意。</p>
原来四人中司马光与李大临官声都很好,算是清正廉洁,能够秉公取士的。有他们主持考试,虽免不了请托之风,但也不会埋没才华。</p>
如此就算考不中,自己也不会埋怨什么。</p>
看来人治也并不完全是坏处。上面的人还是会挑选官员的,并非所想象那样从于私请。</p>
章越正在如此想着时,陈襄找到了自己。</p>
章越看到老师很是高兴,这些日子都忙着行卷,去陈襄那倒是少了。</p>
章越担心被陈襄训斥自己近来懒散,于是说了一番自己虽忙着靠关系找门路,但功课却一点也没拉下。</p>
陈襄看着章越道:“将行卷的文章带上,穿着素净的衣裳随我来。”</p>
章越不敢多问,遵照陈襄的话作了。</p>
陈襄打扮也很是低调,二人坐了马车,行了一段夜路。</p>
二人都是无话,章越感觉陈襄有心思。</p>
随即二人到了一处街口停下,又行了一段路,到了一处宅邸前,几十名读书人侯立在此,他们或他们的仆从都拿着卷袋,里面放得是行卷的文章。</p>
这是谁的府邸?</p>
章越还未发问,就从旁人口中得知,这是本次国子监解试主考官殿中侍御史陈洙的府邸。</p>
章越突然记起,陈洙与陈襄都是庆历二年的进士,二人是同年啊,而且都是闽人,大家还都姓陈。</p>
他们关系非浅啊,那么陈襄带自己来此的用意是?</p>
陈襄看着府门前的读书人对章越道:“我们走正门太扎眼了,你随我走小门,不要四处张望。”</p>
走小门,就是走后门么?</p>
“走吧。”</p>
陈襄方迈步却见章越仍站着不动,脸已是涨得通红。</p>
“怎么?”</p>
章越没有言语。</p>
陈襄已是明白如何问道:“不愿去?”</p>
章越道:“是的,学生不敢让老师欠这人情。”</p>
陈襄道:“你多虑了,我平日常与你道读书之事不在于求人,而在于求己,但也讲经权之道。”</p>
“你也看见了,多少读书人来外求见一面而不得。但若最后主考官收了这些人的卷子,却唯独没有你,是作何想法?”</p>
章越闻言释然道:“学生明白了。”</p>
陈襄点点头道:“随我来吧。”</p>
章越跟随陈襄绕到院后叩小门,但见一名老仆开门看了一眼,即放章越和陈襄二人入内。</p>
入了屋子后。</p>
章越看到一间屋子里一名应是閤门祗候的官员,正与数人喝酒,一旁还有名美貌的歌女陪酒。</p>
陈襄,章越随人抵至一旁厅内,间隔着屏风可以隐约看见一名官员正与人说话。</p>
过了一会,来人走了,陈襄带章越入内。</p>
这屏风后的官员就是陈洙了。</p>
对方一见陈襄即笑着出迎道:“述古,何事劳动你的大驾,深夜至此。”</p>
陈襄示意章越在屏风旁等候,然后上前笑道:“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来求思道兄帮忙了。”</p>
“诶,述古,你还与我见外,什么求不求的,有话直说。”</p>
当即二人分主宾坐下,章越在一旁看着,但见两个人刻意压低声音说话。</p>
陈洙与陈襄说着话,然后朝章越看了几眼,应是打量的意思。陈襄一直说话,陈洙只是在听却没有发表意见,并时不时点头。</p>
而他看向章越的目光也是柔和了许多。</p>
最后两人谈毕,陈襄示意章越进前来。</p>
陈洙温言对章越言道:“将你平日趁手的文章给老夫过目。”</p>
章越称是奉上。</p>
陈洙一面看一面点头,读毕后对陈襄道:“好,好,难怪连富相公,曾枢密也交口称赞令徒的才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