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姬唐 > 第二百零八章 皇帝到来

第二百零八章 皇帝到来

安市城外,姬松烦躁的走来走去,显然是有了烦心事!</p>

就在昨日,一直毫无动静的安市城突然大开城门,数万大军朝唐军营地涌来。虽然不知杨万春为何突然之间出兵,但姬松也只能迅速出动大军想抗。</p>

但就在他准备彻底解决出城大军时,对方却退了回去,这让他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p>

不过,事情得真相很快就明朗了。</p>

就在他们相互对峙的当口,两万余高句丽大军突然从大山中冲了出来,从西门进入安市城。</p>

这让姬松大为火光,没想到竟然被杨万春这个老匹夫给骗了。人家这就是声东击西,围魏救赵啊!</p>

这两万大军的出处也明了了,正是从辽东城逃出的高句丽士兵。</p>

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跋涉数百里,从山中穿梭来到安市城,完成了辽东城守将的最后命令!</p>

“陛下大军此时在何处?”</p>

姬松听了下来,事已至此,再是恼火也于事无补,还不如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吧!</p>

接到消息,渊盖苏文已经带领十五万大军出了长白山,联合北部诸部兵力,不下二十万。</p>

如此兵力,已经盖过大唐军队的数量了。</p>

虽然兵力并不能代表什么,但经过这些时间的大战,没人再敢小瞧高句丽大军。</p>

哪怕正面对决能胜,但到最后也是惨胜,得不偿失啊!</p>

“陛下在拿下辽东城城后,整军三日就南下白岩城,由行军大总管英国公李绩担任大军统帅。白岩城依山傍水,易守难攻,极难攻下。在攻城初期就极为不顺,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中箭,陛下更是亲自为他吸血,以鼓励士气。”</p>

他看了眼面色古怪的姬松,当作没看到一般,低头继续说道:“就在半月前,在大军损伤极重的情况下,白岩城终于撑不住,在白岩城城主孙代音的带领下,出城请降。”</p>

“进城之后,获男女近万人,胜兵不足三千。并命人改白岩城为岩州,授孙代音为岩州刺史..................”</p>

啧啧!</p>

姬松听到这些,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p>

让孙代音继续担任白岩城,不,应该是岩州刺史?他是怎么想的?是觉得孙代音不会再次倒戈?还是觉得自己后路太稳了?</p>

白岩城可是在唐军的必经之路上,不管是北上还是南下都得经过白岩城。</p>

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竟然交给一个刚刚投降的降将?</p>

要知道渊盖苏文可是带着二十万大军在侧呢,只要战事稍有不顺,孙代音绝对第一个再次倒戈。</p>

苏烈继续说道:“陛下破岩州之后,就再次南下,现在应该快到安市城.................”</p>

“报............”</p>

“启禀大总管,陛下已在三十里之外,还请大总管示下!”</p>

得了,也不用说了,皇帝此时已经快到了。</p>

姬松迅速说道:“命令大军加强戒备,暂由苏副总管管理大营,本总管这就去迎接陛下!”</p>

随后转身对苏烈说道:“这里就交给你了。”</p>

“大总管放心,不会出意外的。”</p>

姬松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p>

只要杨万春不傻,就不会这个时候出城。一旦被苏烈缠住,三十里距离大军或许不能赶到,但数万骑兵却是转瞬即至。</p>

所以,姬松现在巴不得杨万春出城呢,正好将其解决了。</p>

吩咐完毕,姬松也不耽搁,带上亲兵,就迅速朝西北方向而去!</p>

距离安市城三十里外,正有一支大军缓缓前行,李世民坐镇中军,身边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恭陪伴左右。</p>

几人都骑着马,不是没有皇帝的御驾,但作为马上皇帝,岂能独自享受?</p>

众人相劝无果后,也只能随着他了。</p>

“陛下,孙代音必将是新降之人,将岩州交给他是不是有些儿戏了?”</p>

杜如晦犹豫许久,还是将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p>

作为皇帝最早的几个臣子之一,他了解皇帝,但就是因为这样,他才觉得奇怪!</p>

按理来说,以陛下的心计不可能想不到这些,但就是这样做了,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p>

</p>

“哈哈!克明啊克明,我以为你还能忍到什么时候再问,没想到现在就忍不住了?”</p>

李世民听到之后不但没有责怪,并且还哈哈大笑起来,听他话中的意思,这是已经在等着他了啊!</p>

“陛下,您这是.............”</p>

杜如晦有些懵,不知道皇帝这是什么意思?</p>

“克明啊,陛下什么时候打过无把握之仗?那孙代音不过一城城主,手下剩余士兵不足三千,城中粮草更是被我等搜刮的只剩下不足一月之食。要是没有我等接济输送粮草,不用打,他们自己都得崩溃!”</p>

“并且陛下已经命人将他的所有子嗣全都送往长安安置,他就想反戈,那也得有那胆子啊!”</p>

长孙无忌指着杜如晦笑道。</p>

杜如晦先是一愣,随后苦笑一声。</p>

想来也是,有长孙无忌这个老狐狸在侧,陛下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p>

他在马上对李世民躬身一礼,羞愧道:“陛下明见万里,是老臣错怪陛下了。”</p>

李世民摆摆手,无所谓道:“朕就是再湖肚也知道人心隔肚皮,虽然朕也希望他能真正为大唐效力,但不是现在。”</p>

“正所谓日久见人心,板荡识忠臣,时间久了,一些都会明白的。朕是天可汗,岂会在乎其身份?只要真心为大唐为朕效力,朕绝对不是另眼相待的。”</p>

众人一时间竟然被皇帝的博大胸怀所倾倒,都不由自主道:“陛下胸怀四海,高瞻远瞩,臣等望成莫及!”</p>

杜如晦放下心中疑惑,人也轻松了许多。</p>

倒不是他大题小做,而是岩州城对大唐实在太过重要,一旦对方倒戈,他们的后路可就被断了。</p>

虽然不至于陷入绝路,但必定会带来极大的损失!</p>

“你说姬松这小子在外面是不是心野了?朕都在这了,他竟然还不来见朕?”</p>

李世民有些不满道。</p>

但这话听到众人耳中就当作没听到一般,心想你对姬松的是个什么想法,您自己心里就没点数?</p>

人家仗打的好好的,你突然一道圣旨就将人家按在安市城外动弹不得,更是差点全军覆没。</p>

要不是姬松力挽狂澜,这会估计是去收尸了还差不多。</p>

还见你?要是遇到脾气爆的,心里都不知道怎么骂你呢..............</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