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再说,忽然一声佛号喧来。</p>
“诸佛如天观自在。”</p>
陈鸢回头,一个须眉皆白的老和尚站在通往大雄宝殿的月牙门前,手中托举紫金钵,竖印礼佛一拜。</p>
看其容貌眼熟,陈鸢辨认了一番,才认出是有过一面之缘的镇空和尚,也就是镇海的师兄。</p>
“原来是镇空主持。”</p>
从胖道人之前的讲诉,镇空已是万佛寺主持,称呼上只要加上称谓的。</p>
“陈施主。”</p>
多年不曾见过了,镇空的脾性还是没有变过,沉寂如水,略略垂首还礼,便看向师弟镇海。</p>
“师弟,佛有怒目金刚,亦有慈悲为怀,多年苦修,当见证你杀性是否收敛,陈施主相邀,不妨去一趟岐山。”</p>
“哼,不说,我也会去。”</p>
镇空点了点头,微笑起来:“那去,不妨也替师兄办一件事。”</p>
“何事?”</p>
“罚那大妖。”</p>
“不杀?”</p>
镇空摇头:“不杀!”</p>
“哼,与陈鸢一样。”镇海提起禅杖便走,却被一旁镇空伸手拦下。老僧偏过头来,“师弟,那大妖与师兄有恩,替我还了吧。”</p>
“什么?”</p>
不仅镇海愣住,就连陈鸢还有胖道人也都愣在原地,大蛤蟆什么时候跟这足不出寺的老和尚有关系了?</p>
“师兄,何出此言?”</p>
镇空叹了口气,收回手竖印望着罗汉堂一拜,“可曾记得师兄出家时,老家还有一女?”</p>
这事陈鸢记得,当初来万佛寺山脚下的镇子,便遇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镇空,寒暄中知道这个和尚是妻子离世,心灰意冷跳崖不死,遇上万佛寺僧侣带回寺中出家的,老家是还有一个女儿。</p>
“记得。”那边镇海点了点头。</p>
“她死了。”</p>
镇空闭上眼睛,脸上毫无波澜,声音平澹:“那大妖是为替她报仇……那蟾妖从小便与她相识……小女常在潭边与初开灵智的蟾妖说话……”</p>
手中紫金钵伸去众人面前,另只手僧袖拂去上面,挪开的刹那间,有金光射出,金钵之中一团光晕旋转。</p>
陈鸢、镇海、胖道人走近,光晕泛起的氤氲里,恍然间看到了一些画面。</p>
两个孩子隔着竹条编织的笼子依偎母亲。</p>
笼中的妇人摸着两个孩子的头泪流满面。</p>
“以后娘不在了,你们要听话,要听新妇的话,才不会挨饿挨打。”</p>
不久,两个汉子过来,拉着两孩童,从妇人身边带走,任凭两个孩子挣扎哭喊。</p>
“娘——”</p>
妇人的丈夫,站在不远,指着笼中的妇人大声呵斥。</p>
“贱妇私通野汉,把她沉河!”</p>
那天风很大,妇人蜷缩在笼里,被几个汉子抬着来到河边,周围站满了来看热闹的镇上百姓,哄笑着让男人赶紧将女人丢进河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