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她来说,已经足够了。</p>
电影还在继续。</p>
各种令人忍俊不禁的情节接连不断的上演着。</p>
也包括一些在诙谐中隐约透露出一丝悲凉的剧情。</p>
例如,鹅城前几任县长,已经把鹅城的税收到了90年以后的事儿。</p>
也就是说,在1920年,税就收到了2010年。</p>
这句话在电影的表达下,显得搞笑幽默。</p>
但是却又让人笑完之后感到忧心。</p>
那个时代的百姓,究竟生活在怎样一番水深火热之中?</p>
随后,他们开始商谈,如何捞钱。</p>
“老子就没想过刮穷鬼的钱。”张麻子说道。</p>
首先,真正的马邦德假扮的汤师爷反问道:“不刮穷鬼的钱,刮谁的?”</p>
“谁有钱,我挣谁的。”</p>
“当过县长吗?”</p>
“没有。”</p>
“我告诉告诉你。”</p>
“县长上任,得巧立名目,拉拢豪绅,缴税捐款,他们交了,才能让百姓跟着交钱,得钱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p>
“怎么才七成啊?”</p>
“七成那是人家的,能得三成还得看黄四郎的脸色。”</p>
“谁的脸色?”</p>
“他。”汤师爷指了指旁边的帽子。</p>
“我大老远的来一趟,就是为了看他的脸色?”</p>
无比真实的一段剧情,把旧社会的‘吃人’展现的淋漓尽致。</p>
观众们起初是单纯的把这部电影当成一部搞笑喜剧片看的。</p>
但是看着看着,他们笑的同时,心里也开始沉重了起来。</p>
因为,他们也逐渐发现了,这个剧情不对劲了。</p>
很多细节和东西,对应到今天,依旧能展现和解读出很多东西。</p>
例如对当年社会的吃人展现的淋漓尽致的场面。</p>
一座小城,税收收到了九十年以后,从旧社会收到了现代社会的2010年。</p>
还有王法吗?</p>
还有法律~~~~——吗?</p>
观众们随着剧情的推进,表情中的严肃也越来越多。</p>
当然,他们还不是很能看得懂太多的细节,更多的是当搞笑片看。</p>
真正让人能够看懂的,当属接下来的一段剧情。</p>
黄四郎要给张麻子一个反击和下马威。</p>
这天,六子吃了一碗凉粉,被人堵在了店里。</p>
有诬告,六子,吃了两碗粉,但是只给了一碗的钱。</p>
六子,自证清白,死了。</p>
观众们看的出奇的愤怒。</p>
再接下来,张麻子和黄四郎,以及马邦德三方的斗智斗勇。</p>
真正属于视听上的无上盛宴了。</p>
三方演技对飙,各种明里暗里的斗争,演绎的淋漓尽致。</p>
张麻子装回麻匪,给百姓们发钱。</p>
黄四郎命人扮作麻匪,又把钱抢了回来。</p>
县长夫人的身亡,老二的身死。</p>
和最后的的斗智斗勇。</p>
观众们的心态,也随着剧情的推进,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p>
他们都看得表情严肃了起来。</p>
一直到电影的最后,张麻子拉着车,在广场上铺满了银子和枪,一遍遍喊着:“枪在手,跟我走。”</p>
人民从一开始的害怕,到起身反抗压迫的过程,看的人热血沸腾。</p>
直到最后‘黄四郎’的死。</p>
他们真的在乎,是的是真的黄四郎还是假的吗?</p>
不尽然。</p>
他们真的不知道死的是假的黄四郎吗?</p>
也未必。</p>
只是种子需要一点养分生根发芽而已,死的,是他们心中一直压迫他们的黄四郎。</p>
一直到最后,电影的结尾。</p>
随着《背叛之夜》的响起,张麻子独自一人离开了鹅城,身边已经一个人都没有的孤独身影,电影落下了帷幕....</p>
(感谢书友打赏:白祫,路易十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