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秋雨凉,今晨花飘香。</p>
院落中的海棠树,纷纷扬扬的洒落花瓣雨,白里透粉。丝丝清香澹雅,飘散于院落之中。</p>
东窗下,俏脸如粉,眉眼似画的平儿,手中绞着手绢面露焦急的站在廊下。</p>
西屋里,丹凤眼,柳叶眉,粉面含春的凤姐儿,正在数落醒了酒的李云泽。</p>
“人家娶新妇,倒是把你给乐的没边。巴巴的赶上去帮忙不说,还从我这儿拿银子请人吃酒。现在喝的五迷三道,还得我来给你醒酒...”</p>
牙尖嘴利啪啪啪,凤姐儿的口舌之利的确是名不虚传。</p>
摇了摇头,李云泽眉头一皱“什么时候了?”</p>
‘铛铛铛~~~’</p>
说话之间,房间内的挂式摆钟摆来摆去的开始报时。</p>
“己时四刻。”凤姐儿冷笑着将手中的醒酒汤递过来“我的爷,昨夜回来吐的到处都是,都把我给熏到平儿床上去了。早上过来见你跟没进气似的躺着,现在这是回魂了?”</p>
接过醒酒汤一饮而尽,彻底清醒了的李云泽,这才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凤姐儿。</p>
头戴攒珠髻,斜簪挂珠钗。项围缨络圈,裙系玫瑰珮。身穿大红袄,外罩银鼠褂。</p>
天色丽质好颜色,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p>
端端是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p>
‘系统的话没说错,他还真是懂我。’李云泽砸吧嘴,向着凤姐儿招手“过来。”</p>
俏面微红的凤姐儿,抿着嘴角“身上都是味儿,还不快去洗洗。”</p>
说罢转身向着外面嘱咐“平儿,给爷备下洗澡水。”</p>
平儿清脆的回应“已经备下了。”</p>
凤姐儿上前一步,拽着李云泽的衣袖“快去。”</p>
痛痛快快的洗个澡,浑身舒坦。</p>
就是没人在一旁服侍,感觉有些不习惯。</p>
等他出来,凤姐儿已然等候在门外“西府的蓉哥儿早早的就派人来请你过去。昨夜才喝的烂醉,今日又来。总有一天你们得...”</p>
“闭嘴。”</p>
正在想事的李云泽眉头一皱,随口一句就让凤姐儿心中一颤。</p>
下意识的想要发作,可目光对上李云泽的眼睛,不知怎么的,发火的话就不敢说出口。</p>
那份气度,带着极为强烈的威压。</p>
李云泽摆摆手,迈步走进了书房之中。</p>
凤姐儿啧啧称奇“今儿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咱们爷居然进书房了?”</p>
来到书房的李云泽,直接在书柜上一本本的翻找。</p>
他不是找什么孤本奇书,而是寻史书。</p>
翻找了好一会,总算是找到了一本崭新的史书。</p>
翻阅之后,李云泽大致明白了现在的时间段。</p>
历史的突变发生在正德十四年,这一年宁王朱辰濠起兵作乱,正德皇帝御驾亲征,却意外落水而死。随行的王阳明被追责罢免。</p>
正德皇帝死因成迷,大部分人都认为是宁王收买宫中之人下手。</p>
皇帝死了,可却没有儿子继承。</p>
再加上宁王声势越来越大,整个天下都是动荡不安,各路英雄豪杰也是乘势而起。</p>
“大周太祖起于关中,得英雄豪杰相助,二十年间席卷天下。”</p>
“太祖在位二十七年,太宗在位一十九年,太上皇年幼登基,在位五十年,于十二年前禅位于今上。”</p>
手中握书的李云泽,心中计算“正德十四年是1519年,加二十七,加十九,加五十,加十二...嘿。”</p>
最后算出来的结果,让李云泽哑然失笑“1627,大明世祖大帝登基的日子。”</p>
放下史书,李云泽又去翻邸报。</p>
贾家虽然没落,可毕竟还是勋贵之家,邸报还是有的,只不过没人会去看罢了。</p>
邸报很多,李云泽认真翻阅。</p>
果然不出所料,从太上皇时期开始,各地气候异常就已经愈发明显,江南河面结冰,粤地居然天降大雪。</p>
大旱,暴雪,洪灾,台风循环不断。</p>
邸报上各地上报受灾之事,数不胜数。越是年份靠近,灾害程度也就愈发严重,各地流寇也已然逐渐成势。</p>
边疆也不太平,北地草原部落连年南下劫掠,南方土司作乱,东南沿海番鬼袭扰肆虐。</p>
最让李云泽注意的是,辽地女真起势,接连击败大周兵马,已然成为心腹大患。</p>
李云泽还待再看,书房们已然是被推开。</p>
凤姐儿带着平儿走了进来,看到李云泽手中捧着邸报,未语先笑“这可真是稀罕事儿,咱们爷真是在看书,莫不是想要去考个状元回来?”</p>
</p>
“这年头去科举,只能是死的快。”</p>
大乱之兆已显,这个时候只有手握兵权才是硬道理。</p>
科举?真中了进士被发去哪个县做县令,说不得就得喂了流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