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红灯加闪电,把病人推进了手术室。</p>
“柳主任早!各位上级医生早!”</p>
周灿看到里面已经站着十七八号人,一个个手术防护服加口罩、头罩。说真的,不仔细辨认,很容易认错人。</p>
</p>
打招呼,他现在有了经验。</p>
职位最高的柳主任单独打招呼,其他医生用一个上级医生代替就完事了。</p>
往日,柳主任上午一般会到门诊那边坐诊。</p>
今天提前手术,估计是有临时行程安排。</p>
“下午我要去省医协参加一个座谈会,给这位病人做完手术就走。抓紧时间开始吧!”</p>
柳主任的资历其实挺老的,就是学术成就方面差了点,一直卡在副主任医师级别上不去。去掉那个副字是他临退休前最渴望的事。</p>
从他最近频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便可知他有多迫切。</p>
病人被合力抬上了手术台。</p>
巡台护士要求病人脱掉上衣,又做了一次净皮。然后麻醉医生过来为病人做麻醉前的检查,确定符合指标后,开始在病人身上安装各种生命监控探头、戴呼吸罩等等。</p>
一台大手术,麻醉医生的重要性不弱于主刀。</p>
他全程负责病人的生命体征监测,及时给出意见。</p>
这是一台颈部淋巴结结核切除手术,属于普外三级手术。</p>
这等级别的大手术,至少也是副主任级别的外科医生主刀。</p>
就连手术经验丰富的主治医生都只能混个一二助。</p>
手术的危险性不言而喻。</p>
周灿只是个实习生,也就送病人进病房时有着瞬间的高光时刻。现在病人上了手术台,他连个拉钩的机会都没有。</p>
只能站在后面观摩学习。</p>
其实这种大型手术,观摩一两次还算新奇。多看几次,不亲自上手,学到的东西非常有限。</p>
实习生们经常用‘走马观花’来自嘲。</p>
手术中哪个环节用什么工具,怎么操作,根本记不住。</p>
只有一些突发紧急情况,使用抢救药物才让人印象深刻。</p>
“高先生,请问能听到我说话吗?”</p>
麻醉医通过呼吸式麻醉,对病人实施了麻醉。病人的眼睛已经无力的闭上了。</p>
呼喊病人,目的是测试病人的反应。</p>
病人像是熟睡了一般,毫无反应。</p>
麻醉医又检查了一下病人的肢体,扭头看了看生命监测屏幕上的各项指标。</p>
“麻醉成功,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可以开始手术。”</p>
这话显然是对主刀说的。</p>
柳主任让器械护士帮忙戴上手套,一助、二助、三助也全部各就各位。</p>
这阵势很像是战场开战前的冲锋。</p>
只不过勇士们要消灭的敌人是疾病。</p>
“开皮!”</p>
主刀对一助说道。</p>
这种重要手术,主刀一般都只会做手术最关键的部分。</p>
也是难度最高的部分。</p>
只见一助持刀落在标记好的刀位,沉稳自如的慢慢切开病人颈部皮层。</p>
这里血管密集,淋巴众多,看得周灿一阵头皮发麻。</p>
换他来开皮,他压根不敢下刀。</p>
随着开皮、游离等工作到位,二助,三助也是卖力的用钩子拉大手术创口,为主刀增加手术视野,创造有利手术条件。</p>
可以看到一颗足有鸡蛋大小的淋巴结,周围还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多个淋巴结。颈动脉血管在突突地跳动着。</p>
要在血管与神经密集区域切除这些病变组织,手术难度极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