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有些难以安枕。</p>
其实刘海这也是在做心理斗争,他对自己的这个便宜大儿子,怎么也喜欢不起来。</p>
可是说实话,他又是这具身体的亲生骨肉,再加上嫡长子的天然优势,他作为继承人最为合适。</p>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刘英谦确实是比较争气的,无论刘海安排多少的课业,他都能够准时并且优秀的完成。</p>
</p>
这就让刘海更加的拿不定主意了。</p>
正因为这样,刘海才出现了,少有的犹豫不决。</p>
不过这一次自己离京倒是可以试验一下这小子的心思,看他是不是真的有不轨之心。</p>
如果真的有什么不轨之心的话,那么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后患都除了。</p>
至于说因为这件事而产生朝廷动荡,刘海根本就不放在心上。</p>
因为他可是开国的皇帝,他的权威和大明朝那位洪武朱皇帝也不差什么?</p>
刘英谦要是敢造反,那简直就是找死,反而省得刘海下不定决心呢。</p>
至于说刘英谦没有这个心思,那恐怕谁都不会相信,要知道当年李世民的太子不是也造反了吗?</p>
就连李世民自己不也是造反才当上皇帝的吗?</p>
…………</p>
第二日早朝。</p>
刘海驾坐在太和殿。</p>
太和殿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金銮宝殿。</p>
它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明代皇帝登极、宣布即位诏书,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每年元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等节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贺及赐宴。</p>
而这一回刘海之所以驾坐太和殿,那是因为他决定要御驾亲征,宣布这种重要的事情自然要在太和殿举行。</p>
众文武虽然不知道刘海今天在太和殿要干什么,但是就冲他要在太和殿早朝,就知道今天一定有大事发生。</p>
因此文武百官进了太和殿之后,按照文东武西站好。</p>
之后他们互相用眼神交流着各自的信息,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喧哗。</p>
不一会儿外边传来了太监们的喊声。</p>
“万岁爷驾到。”</p>
接着刘海的御撵就停在了太和殿前,刘海下了御撵,从太和殿正门而入,之后上御阶,坐在了龙椅上。</p>
刘海坐稳之后,下边的众文武立刻跪倒在地行三跪九叩之礼。</p>
如果是一般早朝的话是不需要进行这么严格的礼仪的,但是今天特殊,他可是在金銮宝殿上做早朝,所以文武百官们也是行了全套的礼。</p>
刘海坐在宝座之上,看了看下边跪着的大臣,然后轻轻的对旁边的赵奴点了点头。</p>
赵奴立刻上前一步,对着下边的人喊道:</p>
“万岁爷有旨,众卿免礼平身。”</p>
“谢万岁。”</p>
文武百官叩谢之后,这才重新站起来,分左右站立。</p>
接着赵奴又向下边喊道:“有本早奏,无本散朝。”</p>
站在文官最前边的吴善,听到这句话之后,立刻就出班来跪倒在地。</p>
“臣,军机处领班大臣吴善,有本。”</p>
到此时刘海才开口说话:“有本就奏吧。”</p>
“启禀万岁,现东西两路大军进展顺利,东路军杨智已经攻到长江以北,大军已经进入了长江北岸的湖北地界。</p>
西路军的阿来夫已经控制了,山西,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大军屯扎在湖北四川交界处。</p>
接下来该如何进军,请万岁爷明示。”</p>
坐在宝座之上的刘海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现如今北方已经基本平定,但是南方仍然战乱不休,为我中原,重归盛世,朕决定御驾亲征,亲往湖北督战。”</p>
下边的众大臣听说刘海要离京,立刻开始议论纷纷。</p>
古往今来,每一次皇帝御驾亲征对视十分重大的事件,甚至可能会动摇国本。</p>
因此皇帝御驾亲征都会经过精心准备,确保胜利才会进行。</p>
“臣,翰林学士刘天傅,有本。”</p>
“奏上来。”</p>
接着,就从文官的队伍中走出来了一位年轻的官员。</p>
他来到正中央,在品级台前跪倒。</p>
“启禀万岁,陛下既然要御驾亲征,那不知后方京城由谁坐镇。”</p>
刘海皱着眉,看着下边的这个刘天傅心中有些明白了,这个家伙恐怕就是自己那个大儿子,晋王刘英谦的人了。</p>
没有想到自己这才刚刚宣布他就跳出来了,不过这样也好,就让他蹦达一下,到时候自己倒要看一看这个儿子到底能不能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