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墉才十几岁的年纪,就已经如此不凡了,再过几年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p>
朱棣有着锦衣卫为自己打听消息,掌握了许多别人不知道的情况。</p>
朱瞻墉在广州府搞出来的动静,很多人还不清楚,但是朱棣是比较清楚的。</p>
包括这个月就要正式投产的炼铁作坊。</p>
“皇上,儿孙自有儿孙福,皇孙的本事越大,对我大明的贡献也就越大。”</p>
“以前的时候,广东布政使司在大明疆域之中的存在感是非常低的,也没有办法给朝廷提供太大的贡献。”</p>
“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在变化了,首先户部已经不再需要往里头投钱了,相反的,广东那边还为大明提供了不少新的东西。”</p>
“最关键的是广东布政使司的发展壮大,将让大明的南方变得更加稳固。”</p>
姚广孝虽然不怕得罪人,但是今天他并不想说朱瞻墉的坏话。</p>
当然了,不是因为他跟朱瞻墉的关系有多好,而是因为朱瞻墉做的很多事情,他有点看不懂。</p>
偏偏很多事情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是随意为之,但是到了后面却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p>
这种事情发生的次数多了,任谁也是会多想一想为什么。</p>
是不是自己看走眼了?</p>
是不是自己的眼光不如别人?</p>
一直很有自信的姚广孝,在对上朱瞻墉的布局的时候,心里面也是在打鼓。</p>
“你说的朕自然也懂,但是我就担心到时候瞻基会有什么想法啊,好好地两兄弟,到时候要是闹了起来,你说朕应该怎么办呢?”</p>
朱棣这话,姚广孝没有接。</p>
而是在旁边帮忙倒了一杯茶。</p>
他很清楚,朱棣说这话,不是想要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回答,而是单纯的想要找一个人把自己的想法发泄出来。</p>
要不然朱棣孤家寡人的,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p>
“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少师,这茶不错。”</p>
朱棣说完,品了一杯茶之后就回宫了。</p>
只是,刚刚回宫就碰到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找自己。</p>
“你们两个又有什么想法了吗?”</p>
对上自己的儿子,朱棣没有任何的客气。</p>
直接就是想要问什么就是问什么。</p>
一点拐弯和铺垫都是不需要的。</p>
“爹,我听说瞻墉已经带着新军回到了广州府好些时间了,但是一直都没有要回京的意思。”</p>
“眼下朝廷已经在开始准备来年北伐的事情,是不是让瞻墉带着新军回来一下会好一点?”</p>
</p>
朱高煦也是头铁的很。</p>
朱棣问什么,他就直接答什么。</p>
原本这也没有什么。</p>
但是朱棣今天刚刚会朱瞻基和朱瞻墉两兄弟将来可能出现的争斗而操心,眼下又碰到朱高煦怀着特殊目的的过来找自己。</p>
他的心情能好才奇怪。</p>
朱高煦的心思,他能看不懂吗?</p>
“老二,你就是这么见不到自己的侄子发展壮大?就这么见不得新军成为大明新的军事力量?”</p>
朱棣黑着脸,语气很是不悦。</p>
“你这个当叔叔的,有一点点当叔叔的样子吗?”</p>
一开口就被骂,朱高煦有点懵。</p>
这个场景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啊。</p>
莫不成谁说自己坏话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