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小子找你来了?”</p>
朱瞻基和朱瞻墉刚走没有多久,朱棣就来到了鸡鸣寺。</p>
道衍的“黑衣宰相”这个称号,显然不是说说玩的。</p>
很多时候,朱棣心中烦恼或者有什么不决的事情的时候,都会找姚广孝商量。</p>
“皇上,皇太孙和三皇孙刚刚离开。”</p>
道衍让人换了茶具,继续在那里泡茶。</p>
朱棣倒是很没形象的直接坐在茶桌旁边。</p>
“太子倒是生了两个好儿子。”</p>
朱棣的性格很矛盾。</p>
一方面,他肯定是希望老朱家能够相亲相爱一家人,但是对自己的儿子又有忌惮和猜疑。</p>
特别是朱高炽如今在文臣之中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p>
基本上朝中文官就没有不支持他的。</p>
这方面是朱高煦完全比不上的。</p>
他之所以借着刺客的事情打压一下朱高炽,其中多少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p>
自己还年轻,没有那么快把皇位交给儿子。</p>
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儿子的威望过高,权利过大,都是他不希望看到的。</p>
他的这种情况,在不少帝王身上都有,倒也不能说他这人就不行。</p>
历史上康熙在这方面做的更是登峰造极,那一手平衡之术玩的贼熘,把几个儿子都玩的团团转。</p>
“瞻基和瞻墉确实不错,大明后继有人啊。”</p>
道衍这么一说,朱棣的兴趣倒是来了。</p>
“少师你对瞻基的评价似乎更高了?”</p>
“皇上,不仅瞻基优秀,瞻墉看问题也很是不凡,到时候会是瞻基的好帮手。”</p>
道衍心中虽然有点担心到时候朱瞻墉会不会跟朱瞻基争夺皇位,但是这个担心肯定不能有任何流露。</p>
要不然就变成挑拨人家兄弟之间的感情了。</p>
对于朱棣来说,任何挑拨天家父子兄弟感情的事情,都是不可接受的。</p>
“哦?你居然对瞻墉的评价那么高?”</p>
朱棣颇为意外的看着道衍。</p>
在这一次回南京之前,他对朱瞻墉是没有什么印象的。</p>
没有什么印象其实就意味着朱瞻墉在以前并不是那么的出彩。</p>
“此子看问题的角度比较高,有大局观,将来会是一个好的谋士。”</p>
道衍也只能说到这里了。</p>
至于这样子的谈话会不会给朱瞻墉带来什么麻烦,他就管不了那么多了。</p>
“谋士好啊,到时候他兄弟俩一起配合,我大明江山就更加稳固了。”</p>
朱棣心中闪过一丝的顾虑,不过嘴上却是说着安慰自己的话。</p>
“皇上的气色看起来不是特别好,今天来鸡鸣寺可是有什么事情?”</p>
道衍倒是没有故作清高的跟朱棣在那里绕圈子。</p>
他们两个太熟悉了,彼此之间做什么事情都有一定的默契。</p>
“哎,少师,朕这段时间睡觉睡不好,每次一闭眼,就会梦到我爹和我娘。在梦里面,我爹总是打我娘,说她生了一个不孝子。”</p>
这种话,朱棣显然找不到几个合适的人来倾诉。</p>
甚至他都不能在一般人面前露出疲惫的态度。</p>
“皇上,太祖要是真的泉下有知,看到大明江山被建文帝折腾成那个样子,肯定是庆幸皇上把这个局面给扭转了。</p>
如今我大明的国力,相比太祖时期有了明显的上升,这都是皇上您的功劳。</p>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前段时间我曾经听说过皇孙‘三个有利于’的说法,用在这个地方显然也是非常合适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