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进卿作为一个外族能够在巨港站稳脚跟,自然是及其聪明的。</p>
面对大明的王爷,他倒也不敢有什么不良目的。</p>
毕竟,王爷的身份实在是太高了。</p>
他也知道自己但凡是对朱瞻墉做了什么不合适的事情,最终他在巨港都是会混不下去的。</p>
大明不重视海外,并不表示在海外没有战斗力。</p>
随便搞几十艘福船带着兵马过来,就有能力把他给灭了。</p>
“前几天郑大人从西洋回来,路过旧港的时候,下官还说等明年找机会去南京城觐见皇上,没想到这才过了没几天,就见到了越王殿下,实在是下官的荣幸啊。”</p>
施进卿搞不清朱瞻墉这一次来巨港的目的,自然就只能是说一些虚头巴脑的话了。</p>
“你说如果大明在巨港驻扎海军,施大人你除了可以把巨港纳入到自己的掌控之中,还能把更多的土地控制起来吗?”</p>
施进卿这个人虽然不能全信,但是现在母庸置疑是可以用的。</p>
朱瞻墉也不怕他以后不听话。</p>
只要现在听话就够了。</p>
“王爷,那要看这个海军的规模有多大,并且要看在陆地上有多少兵马可以使用,毕竟要掌控巨港,有海军基本上就够了,但是如果要掌握巨港背后苏门答腊岛上的大量土地,就要有足够的兵马才行。”</p>
施进卿不知道朱瞻墉为何突然这么说。</p>
不过他却是感到自己的机会似乎来了。</p>
“巨港附近有多少大明百姓?”</p>
虽然这些人很多都是在大明成立之前就来到巨港了,不过现在朱瞻墉肯定都是把他们纳入到大明百姓的范畴。</p>
</p>
“巨港这里有一万多人,如果把四周其他一些地方的人手也算进去的话,大概有两万人左右。”</p>
施进卿没有怎么犹豫就给出了答桉。</p>
很显然,这个消息他是一直都有在把握的。</p>
“太少了,我大明百姓在巨港还是太少了,今后本王想办法让更多的百姓可以来到巨港这里,将这里打造成南洋最大、最繁华的存在。”</p>
朱瞻墉这么一说,施进卿有点担心,又有带你期待。</p>
担心的是到时候巨港是不是还由自己说了算。</p>
期待的是如果有朝廷的支持,那么巨港真的会有很大的发展机会。</p>
自己可以将巨港四周的领土,甚至将整个苏门答腊岛都控制起来。</p>
那时候,巨港宣抚司的权利,比大明的一个藩王也会少,甚至还更大。</p>
这对商人出生的施进卿来说,绝对是有非常大的诱惑力的。</p>
“多谢王爷支持,下官今后唯王爷命令是从,王爷您怎么安排,下官就怎么做。”</p>
关键时刻要抱大腿,要站队。</p>
施进卿对这一点显然是非常清楚的。</p>
所以没有太多的犹豫,他就有了决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