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智人 > 第二百一十二章 船厂

第二百一十二章 船厂

类似于黄伟达这样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筛选上来的。</p>

……</p>

第三造船厂的12号全封闭船坞中。</p>

黄伟达和几个工程师讨论着如何设计的问题。</p>

这个船坞和普通的干船坞不太一样,而是一个大池子,池子的深度有50米,长度500、宽度100米。</p>

目前池子里面,已经有大批穿着工作型外骨骼,还有特殊防护设备的技术员,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之中。</p>

池子底部和侧壁,安装了大量的可拆卸钢结构支架,特别是底部,那些钢结构支柱,足以支撑起几万吨的重量。</p>

而支架包围的中间区域,很多技术员通过吊臂、龙门吊、临时悬空钢架桥道,将一件件提前定制的钢结构模块,从层部一点点拼接组合起来。</p>

从外观可以看出,这是一艘船的模型。</p>

一行人走在悬空钢架桥道上。</p>

路过的技术员们只是微微点头,便各自忙碌着自己的工作。</p>

“想当年,我在广船的船坞时,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黄伟达笑着摇摇头。</p>

</p>

其他几个在华国造船厂呆过的工程师或者设计师,都深有同感。</p>

特别是一线的电焊工、普工,在噪音、强光辐射、金属粉尘中长时间劳作,往往很容易出现职业病。</p>

比如腰椎间盘突出、身体劳损、视力下降、尘肺病、呼吸道疾病之类。</p>

而此时在这个船坞里面,这些问题都被解决了。</p>

所有一线员工全部都配备了工作型外骨骼,这种外骨骼不仅仅可以轻松搬运几百斤的重物,还自带空气净化系统、防辐射防强光系统、隔音系统、内部恒温系统和通信系统,以及比较强大的防护能力。</p>

有这种外骨骼,员工想得职业病都困难。</p>

反正很多技术员在新吕宋造船厂工作之后,估计会很难适应以前的造船厂工作环境。</p>

在如此强烈的对比下,就算是工资增加一倍,估计绝大多数的技术员都不会离开。</p>

只要感受过这种全防护的安全舒适,谁愿意回去忍受那种恶劣的工作环境。</p>

当然,如果愿意支付三倍以上的工资待遇,或许有人会心动。</p>

问题是东亚各大船企哪一个有底气?敢给一线电焊工和普工开出三倍于新吕宋造船厂的工资待遇。</p>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造船厂,别说三倍了,就算是两倍工资待遇都很难做到。</p>

在造船行业从业了七年年多的黄伟达,对于东亚各大船企的底细一清二楚,哪怕是南高丽和东瀛那边的船企,在工资待遇方面,其实也和华国船企处于半斤八两的水平。</p>

一路从上层走下去,兜兜转转了半个多小时,才抵达了底部的作业区。</p>

看着面前厚重的钢结构模块,黄伟达拍了拍底部的厚重壳体:“初步设计方案已经完成了模块分解,底部模块的板材我加厚了2.3个系数,应该不会被压垮。”</p>

“2.3个系数?保守了一点,其实我认为1.8个系数就足够了。”另一个设计师有些纠结的说道。</p>

但是黄伟达却非常谨慎:“小心无大错,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设计如此庞大的一体船。”</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