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城,袁术率领残兵败将逃至此处,终于松了一口气。</p>
虽然他六万大军,跟随至此仅剩不到三千人,好在城内还有两千人马驻守,另外还有三万军兵正在赶来。</p>
只要合兵一处,足可以保护他逃回南阳。</p>
可是袁术高兴了还没过两天就收到消息,曹昂正调集五路大军前来合围封丘。</p>
袁术当即气的破口大骂曹昂不当人子。</p>
但是骂归骂,审时度势之下,敌军合围的速度比他麾下军兵来的得还快。</p>
更何况此时兵力强弱已经易主,即使他的军兵全部赶来,也未必打得过曹刘联军。</p>
于是袁术果断决定,在大军没有合围之前,带领五千人马逃出封丘,退守襄邑。</p>
而曹昂也毫不犹豫,将军兵合至一处,总计有七万余人,纵兵穷追勐赶,追往襄邑。</p>
刚刚进到襄邑的袁术屁股还没坐热,大惊之下连忙又率人向后退往太寿。</p>
那太寿城是他军事重镇,驻有万余人马,而且城池墙高沟深,城内粮草丰足,守半年都没问题。</p>
</p>
逃到了这里,袁术终于放心下来。</p>
当地太寿令摆下酒宴,为袁术压惊。</p>
袁术被曹昂追的惶惶如丧家之犬,心中恼怒至极。</p>
酒席宴上,他拍着桌桉自言自语的怒骂道:“那曹昂小儿,宦官重孙,竟将逼我至如此。</p>
早知有今日,当初他在襁褓之中我便将其摔死!”</p>
他心里固然还是看不起曹氏家族,可是到了今天这个局面,他门第高贵又有什么用呢?</p>
如今看的是军事实力,他打不过曹昂也是事实。</p>
那太寿县令低着头不敢说话,过了一会儿才出言宽慰道:“主公到得此地,便无需担忧了,在下自从就任太寿令便开始加固城池。</p>
经过这么多年累积,此城早已固若金汤,曹军就算再多一倍,也决计攻不破城池。</p>
主公只需在此等待月余,敌军粮草不济,自会退去。</p>
到时主公便可召集旧部,东山再起。”</p>
“嗯!”袁术点了点头,难得的端起酒樽冲着太寿令遥敬,夸赞道:“你有心了。”</p>
话音未落,就见侍从匆匆跑了进来,对袁术急道:“主公,快走,曹军进城了!”</p>
袁术手中酒樽当即掉在桌上,急问道:“不是说城池固若金汤,不可攻破么?</p>
再说我万余守军何在?为何未听见厮杀,曹军便已入城?”</p>
侍从道:“那曹军掘开浪荡渠,冲垮了城墙!”</p>
袁术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慌忙由军兵保护,狼狈逃出太寿城。</p>
而城外的曹昂当即点齐军马,向宁陵追过去。</p>
其实袁术的逃跑路线根本不用斥候探查,史书早有所载,曹昂早已经印在脑子里了。</p>
“术退保封丘,遂围之,未合,术走襄邑,追至太寿,决渠水灌城。走宁陵,又追之,走九江。”</p>
此时曹昂本意想让魏延跟文聘回去,只需他自己率军追赶。</p>
可是追袁术追的这么痛快,二将执意要跟随,死活不肯回去。</p>
要知道,袁术可是当今天下最大的诸侯。</p>
同时也是名气最大,身份最高的世家子。</p>
如今被他们追的如丧家之犬,所有人自然都要名扬天下,谁又肯放过这个扬名的机会?</p>
于是曹昂率领大军追至宁陵,袁术已经被气吐了血,也被吓破了胆。</p>
当初他根本不把曹氏放在眼里,连曹氏的夫人都可以怠慢羞辱。</p>
而如今却被那夫人的儿子纵兵千里追杀,似乎不取他人头誓不罢休。</p>
只不过,袁术倒也没有跟曹昂硬刚的勇气,立即带领残兵败将,向更远的九江逃去。</p>
正如文聘魏延所料,此番曹昂率军纵横千里追杀袁术,从封丘到襄邑,到太寿,到宁陵,再到九江。</p>
这消息迅速成为天下第一大奇闻,令曹昂声威大震。</p>
……</p>
邺城,袁绍手中拿着战报,面色沉重的对身边文武道:“公路麾下带甲十数万,竟被那曹子脩败的如此狼狈。</p>
孟德的确生了个好儿子啊。”</p>
说着,他把战报随手交给身边的文士们传阅。</p>
审配沮授逢纪郭图等一众文士们看了之后,全都倒吸一口凉气。</p>
谁都清楚当今天下是袁氏兄弟之间的内战,其他诸侯全都要选边站队,要么为“术盟”,要么为“绍盟”。</p>
可是作为“术盟”领袖的袁术,竟被“绍盟”其中一个诸侯的儿子追杀的如此之惨,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p>
逢纪道:“此子年纪轻轻,边指挥若定,统帅千军万马,战无不胜,将来必为心腹大患,主公应想对策及早……”</p>
他做了个歌喉的手势。</p>
所有人看了心中不免一寒。</p>
曹操跟袁绍是盟军,逢纪却献策让袁绍杀曹操的儿子,的确很不合情理。</p>
不过细想之下,也不无道理。</p>
这个时代,盟友跟敌人是随时可以变化的,灭了袁术,曹操便是河北最大的敌人。</p>
即使袁绍这一代,还能压制的住曹操,往远里想,到了袁氏第二代,绝对没人能压得住曹昂,所以河北早晚都会亡于曹氏之手。</p>
袁绍听了逢纪的话,怔怔看着窗外不置可否。</p>
他在想,现在是否到了跟曹操翻脸的时机。</p>
如今这天下局势风起云涌,时局瞬息万变,很难让人琢磨。</p>
当今重大消息中,曹昂追击袁术只是其中之一。</p>
另外一个重大消息来自于长安。</p>
此前王允借助吕布之手杀了董卓,王允开始掌控朝纲。</p>
可王允此人虽对朝廷忠心,性情却刚愎自用,只因大文士蔡邕在酒席宴上替董卓叹息了一下,便下令将蔡邕押入大牢。</p>
即使蔡邕请求,愿意承受刻额染墨,砍断双腿的罪罚,求让他完成汉史再死,王允依然没有答应。</p>
朝中的士大夫知道蔡邕被责罚,纷纷向王允求情。</p>
太尉马日磾更是对王允说:“蔡伯皆乃是开世的奇才,清楚汉史,可以让他续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