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堂之上。</p>
三名黑衣劲装的男子由宿卫引进了正堂来,对徐臻露出意外的神色。</p>
抱拳行礼。</p>
他们听闻了这位成绩斐然的君侯年纪并不大,但是却没想到这么年轻。</p>
看上去,也就二十五六的模样。</p>
连胡须都没有留起来,只有短粗而浓密的一圈在脸颊下部,显得成熟稳重,颇为严肃一些。</p>
实际上徐臻已经有二十八了。</p>
自跟随曹操起,到今年已经足足六年之久,只是前段时日,刚刚增加了寿命。</p>
如今八十一年寿命,相应的也显得更加年轻了些。</p>
“参见君侯。”</p>
“在下何通。”较瘦弱的那人声音略显尖锐,居左而站。</p>
在右的则是壮硕些,皮肤十分黝黑,手臂尤为粗壮,一看便是时常锻炼,令双手有力。</p>
也可能是用钝器,或者极其善于箭术之人。</p>
“在下赵节。”</p>
至于中间那位矮胖敦实的,徐臻早已经认识了。</p>
修年。</p>
哪怕他不笑的时候,都显得有些滑稽,徐臻每次都会想起秀念。</p>
头发扎起来反而更像。</p>
“君侯!”陆谚这一次来,很明显心情轻松了很多,而且脸上的伤都几乎已经养好。</p>
收拾得稍稍干净了些。</p>
对徐臻,他心中满是崇敬与感恩,当时徐臻虽把他折磨了一晚上,可是却也让他得以返回吴郡。</p>
若非如此,不知现在已经被孙策的追兵杀死在何处了。</p>
“这次来,是有何事?”</p>
徐臻言简意赅,当即问道。</p>
现在已经接近七月,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p>
九月底,估计就要行军返程。</p>
即便可以拖沓,也最多到十月而出。</p>
若是他不在九江,很多事情其余官吏不可决议,要送书信到庐江去,颇为麻烦。</p>
“君侯,这两位门客都是我家都尉麾下,非常受器重之人。”</p>
“此次来,乃是带着都尉的口信来与君侯商议,并且有些话,想和君侯说。”</p>
修年想到这,又走得稍稍近了些,当然他也不敢太靠近,他怕被徐臻又一巴掌打进地板里抠不出来。</p>
喜笑颜开,“我家都尉还带了很多礼物。”</p>
“都在商队上,他知晓您不喜欢收受礼品,所以全都是以商队而运,还有不少士族的承诺。”</p>
“您需要的铁铜石矿,都可用木材与粮草来换……金银的话,同样可以为您优惠通行。”</p>
“有心了。”</p>
徐臻点了点头。</p>
虽然早就想到他这一次来,可能会带来这样的消息,但内心深处还是感受到了安宁。</p>
或许,运气是真的不错。</p>
紧缺什么的时候,自然会有人相助。</p>
得道者多助吧。</p>
我迟早要得道成仙的。</p>
“那么,许贡需要什么?”</p>
徐臻澹定的问道,身姿端正,面色已久严肃。</p>
“孙策攻吴景、王朗,皆下也,其勇真如当年项籍之风,且极其狠辣,作风干脆。”</p>
“是以,我家都尉只能与严白虎一同投奔许昭之处。”</p>
“若非是在九江还有君侯您,恐怕无处可去时,还要投奔士燮方可存身。”</p>
“不至于。”</p>
徐臻当即摆手,士燮最后也归附了孙氏,所以去了也是被人杀。</p>
“君侯,先下我家都尉,只求一个容身之地。”</p>
“如王朗等人,同样也在北求天子相助,以抗孙策之暴行,若是无您在此,我们唯有投奔荆州刘表。”</p>
“可若是如此,孙策本来和刘表就有仇怨,如此投奔恐怕家卷不保,都要被他杀光。”</p>
徐臻此时沉默了起来,没有着急回答。</p>
他下意识的在等待,按照这些年接触的这些人来看,再多等待些许,或许他们还会更加着急。</p>
相谈之时,自己占尽上风,那就没必要立即开口答应。</p>
当然,和朋友之间就不必如此。</p>
不过修年其主许贡,好意虽多,但还不算是他的朋友。</p>
“君侯!”陆谚果然急了。</p>
站在他左右的何通与赵节同样抱拳,何通要善于交谈些,当即道:“君侯,若是可给容身之地,我们二千甲士,定为君侯所用。”</p>
“都尉及其家族之财,也尽可资助君侯,以壮君侯之军势。”</p>
“日后若可建功,也不求何富贵荣华,我都尉只要一郡之地可以复其原职,保全家小。”</p>
只要个二千石。</p>
徐臻现在就可以封。</p>
许贡虽然暗中害孙策之名,做了见不得光的事情,可这是其人之计策,根本也不算什么。</p>
若是还他领二千石,惠民无忧,心中是否有大志就未可知了。</p>
“另外,我家都尉还想问问……君侯可有什么计策??能除掉孙策。”</p>
“若是可除,日后对君侯必有益处!”</p>
徐臻微笑道:“那你说说,有什么益处?”</p>
何通鞠躬而下,抬起头来时神情十分凝重,“江东,踞长江之险,得川流为驰,战船行走灵便,而周瑜深谙此道。”</p>
“又有孙坚留下旧部得贼寇匪首归附,兵甲以精良为主,谋略以稳固而行,于是,他在江东盘踞越久所囤之兵力越众,军力自然越富强。”</p>
“日后江东不存在士族与否,贤才自然要归附也以其勇武为主,盘踞江东,若是君侯想要攻下非大战不可。”</p>
“而孙策自入江东以来,有英雄气概,不可不防。”</p>
还是当初给曹操写的那封书信,还是那番话。</p>
孙策有大志,必须要打压。</p>
“那我问你,我与孙策比之如何?”</p>
徐臻笑着问道。</p>
这个问题把何通问倒了,当即愣在原地。</p>
我擦,送命题。</p>
这还要问,你问我我肯定说你啊。</p>
我特么有求于你……</p>
总不能说孙策厉害吧?</p>
“君侯文治武功,皆在孙策之上。”</p>
何通憋着回答道。</p>
徐臻顿时脸上笑容更盛,“那我惧他作甚?”</p>
“我……”</p>
“君侯,不可掉以轻心,孙策在江东逐渐得人心,百姓尽皆拥戴,除贼有功也。”</p>
“不会,”徐臻当即抬手,他现在已经想好要怎么说了,笑道:“我与孙伯符相处过一段时日,虽不长,却能看透其人。”</p>
“说来你们可能不信,”徐臻慢慢站起身,高深莫测悠然而言,“我除了文治武功兵法巧思,其实还有一能,可算断阴阳,可一眼断面相,甄未来成就。”</p>
“此法我称之为,一眼定甄。”</p>
我们不信。</p>
堂下三人顿时苦哈哈的摇头,又不敢反驳哂笑,只能装傻,忍着滑稽之心认真的听。</p>
这位君侯未免对自己太过自信了。</p>
世间岂有这样的人。</p>
你自己都说了,文治、武功、兵法、巧思等学,哪一项不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思索,而后才可求得策略思绪。</p>
在这等情况下,还能学习玄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