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九十二章:夫人,你也不想张绣出事吧?

第九十二章:夫人,你也不想张绣出事吧?

“唔,不错,我已听闻此事,你们的确该见过,他宿卫的便是陈留太守,如今也是圣驾前执金吾徐伯文。”曹操平静的介绍道。</p>

也并不觉得不好说出口,毕竟徐臻的名号,这么多年了也得传到这些地方来了才对。</p>

除曹氏的诸多宗亲之外,外姓之中的名士能臣就数徐臻是白身起家,这经历应当最容易被传扬才对。</p>

他当能奉为寒门的榜样。</p>

贾诩捋胡须的动作稍稍停滞了片刻,而后又恢复如常。</p>

当时天黑,还真没注意到典韦。</p>

那这人恐怕就是护卫在徐臻旁边的两个勐士之一,还好那时候没打……否则他们能不能被三万兵马吞掉不知道。</p>

这伙人将领估计全要死,张绣也不例外。</p>

提及徐臻,张绣与贾诩都选择避过这个话题,端酒而敬。</p>

宴会席间,贾诩谈论当年往事,说起了天子遭遇,又说得在长安时,李傕郭汜等人之蛮横。</p>

直至回忆后来为何反目成仇。</p>

“实则,皆是人心贪欲所妄也,”说到动容处,贾诩轻抚胡须,虚目而言,“若可扶持天子,也能壮大兵马,转罪责为功绩,奈何两人相争之下,斗个不休,光是胡人、羌人等外来部族,都可在二人之间辗转而得不少好处。”</p>

“李傕更是一一应允,全然不顾是否能兑现,这又如何能长久?”</p>

“在下心忧汉室,唯有从中斡旋,保天子平安,劝二将和气,不至于殃及他人,后来机缘巧合,方才得以令天子脱身,结束这近乎十年之灾。”</p>

“先生辛苦了。”</p>

程昱微笑着拱手,但却是一句话都不信。</p>

说得忧心忡忡,实则所谓斡旋,恐怕是在明哲保身,都不得罪。</p>

而且最终分裂之时,自己劝戒李傕而去,杯酒释羌人兵权的事迹字只不提。</p>

这人心性当真厉害。</p>

一般谋臣,都会将自己的事迹当做自豪经历,即便不用来邀功求名,也会万分平静的说出来。</p>

以感慨之态,让人唏嘘。</p>

如此虽不曾自满,可别人一旦夸赞,也能心中欣喜。</p>

如是这般心性,已经算是极为低调潇洒,自律内省之人了。</p>

但他根本不说,而且一言一语都显得自己很驽钝。</p>

是个深藏不露之人。</p>

恰好,程昱也是这样的人,所以一言便可感受到,贾诩很可能,才学极高。</p>

若是日后去了许都,我附议的时候一定要快一点。</p>

不可落于他后。</p>

程昱心道。</p>

……</p>

酒过三巡,差不多也到了延席散去之时,此时曹操军营在北侧郊外。</p>

而张绣军营则撤到了东郊之外。</p>

城内还有护卫把守,明日再与曹操混编军籍,用以换防。</p>

张绣将城内衙署让与曹操,自己则是到另一处府邸之中去居住。</p>

于是已算是几乎等同于归附,一夜睡去后,第二日便可让曹操带走自己家中后嗣,到许都以为人质。</p>

这件事就算完了。</p>

当天分别时,贾诩都还是笑着的,和程昱又聊了不知多少句掏心窝子的话,当然,两人都没有付诸真心。</p>

而曹操到了衙署内院,头脑逐渐昏沉,走路都有些歪斜,唯有典韦搀扶着在走。</p>

在外面,典韦依旧还是保持着怒目气度,绝无半点松懈。</p>

但此刻,曹操稍稍踉跄了一下,晃了晃脑袋,叹道:“今夜恐怕无法入眠也,我头痛欲裂……此城中,可否寻女子相伴?”</p>

“伯父,侄儿知晓!侄儿这就去找!”</p>

“今日我观一妇人,绝美之姿,周围人都看傻了眼,是否该……”</p>

“既有,何故发问?”曹操没好气的道,安民是否话太多了,如此日后怎能为功曹。</p>

还是奉孝懂我心意,有何事从未让我催促。</p>

“那是张绣婶娘……”</p>

“嗯?!”曹操威严凝眸,望了曹安民一眼。</p>

令他当即一缩脖子,连忙道:“侄儿立刻去!只说是,要问骠骑将军抚恤之事,唯有请其遗霜。”</p>

“明日若是张绣问及,侄儿也如此回应。”</p>

……</p>

当天夜里。</p>

曹操在房内等待时,马车停在了衙署之外,有宿卫将一袭白衣,身披斗篷的邹氏请到了内院,送入曹操的房内。</p>

刚进来,曹操睡意已去。</p>

此时拿着烛台向前一照,本就微光之处更显风采,当真是美艳动人。</p>

“果真好眼光,夫人貌美如花,艳丽动人也。”</p>

“夫人,你可知我是谁?”</p>

曹操微笑而问道。</p>

“是,是曹将军,妇人有幸今日得见,匆匆一瞥,得观将军之神威。”</p>

“哈哈哈!</p>

”曹操仰面大笑不止,沉声点头,“夫人可知,今日本可城破而攻,却是我仁慈,命兵马善待城民,方能如此顺遂。”</p>

“曹将军仁德,妾身替少将军多谢将军……”</p>

邹氏说完这话,微微蹙眉,已然心忧,但凡是美人,蹙眉也是极美。</p>

曹操面色微沉,严肃认真的道:“要谢,不如此刻就谢。”</p>

“将军何意?”邹氏顿时低下头。</p>

哎哟,脸红了?</p>

曹操大为欣喜,当即靠近柔声道:“夫人,你也不想张绣有事吧?”</p>

邹氏:“……”</p>

……</p>

此刻,宛城城门之外。</p>

在山头一处山坳拐口,曹纯带人探哨,寻到了十里之外,得见张绣兵马大营。</p>

此时人员安定,值守数十而已,不算严阵以待。</p>

旁边副将苦笑道:“眼下看来,似乎无异动。”</p>

曹纯抬手止住,沉声道:“太远了看不清,但继续盯着吧。”</p>

“叫兄弟们做好准备,既然来了就要拿出风貌,别忘了和伯文行军时,比现在可累多了。”</p>

曹纯带兵颇为严格,自律成风,现在这探营喜欢多跑几里地的习惯,都是被徐臻养成的。</p>

徐臻主要是为了多刷点时长,当然也为了能先一步知晓动向,毕竟怕被先发现。</p>

曹纯现在则是行军已经养成此习惯。</p>

“再看看,要确保无忧也。”</p>

伯文说是送给我大功劳,应当不会是信口胡诌,他应该是有独到的情报,提前知晓了什么才对。</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