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p>
上阳县逐渐安静下来!</p>
勾栏听曲的客人,要么三三两两半醉相扶回家,要么听得入迷,与那艺女秉烛夜谈歌曲艺术。</p>
叶志修三分醉意、三分愁绪,拒绝了友人的相送,朝着自己居住的院子而去。</p>
“兄台去往何处?”</p>
醉醺醺之际,叶志修听着身后声音,回头,看到是一俊俏公子哥。</p>
“自当是回家,公子可有事?”</p>
“回家,怕是走错了方向吧,兄台家不在这里吧。”</p>
叶志修一愣,而后回过神来,道:“对对对,我家不在这里,不在这里。”</p>
“看兄台喝的有些醉,不知家在何处,我送兄台一程?”</p>
“那……那就劳烦公子了。”</p>
林夜送叶志修朝着他住的宅院走去,边走边问:“先前在二楼,我看兄台闻曲思人,情难自已,想来是性情中人。”</p>
“只是感同身受……”</p>
酒后之人话多,面对林夜的问询,叶志远也是如实相告。</p>
原来,叶志远并非本县之人,而是外县一书生。</p>
年少盛名,文采斐然。</p>
叶志远的年少可以极其顺畅的,县城第一神童,县太爷亲自接见勉励,师友夸赞。</p>
然而,也许少年得志的人注定是要命运多舛,叶志远连着两次科举名落中山,顿时大受打击,为此一病不起。</p>
等到病愈之后,他想到病前已经离任的县太爷给送来的书信,盛情邀请他前往那边,给他家孩子当老师,想着县太爷原先对他的照顾,便是赴约前来上阳县。</p>
六年时间,他开办私塾,教授丁家子弟和其他学生,这一次最新的科举,前任丁县令之子,也就是他的学生便是考取到了功名。</p>
这其中,他的功劳很大。</p>
不止是传授学问和答疑解惑,更是因为他押题押对了。</p>
科举七道题,他一连押对了五道。</p>
“多谢林公子,我到家了。”</p>
叶志远到了家门口,向着林夜表示感谢,而后踉跄着进了院门,林夜看着叶志远消失的背影,脸上却是有着思索之色。</p>
怪哉!</p>
……</p>
……</p>
妙应寺!</p>
次日,清晨,林夜再次乘坐马车前往妙应寺。</p>
但让他有些意外的是,今日的妙应寺,竟然没有多少香客,整个寺庙门前很是冷清,林夜下了马车,守在门口的也不是知客僧,而是两位武僧。</p>
“道玄师兄,今天没有香客吗?”</p>
林夜算是妙应寺的俗家弟子,按照辈分来说是也是道字辈。</p>
法号,是林夜自己取的。</p>
道济。</p>
本来俗家弟子是不用法号的,但林夜打听知道妙应寺道字辈没有叫道济的,那怎么能行呢,便是给自己取了这么一个法号。</p>
</p>
“道济师弟,咱们庙里下了闭门令?”道玄看到林夜脸上露出一缕微笑,对于寺庙这位最大的财神爷师弟,他们这些僧人都是很喜欢的。</p>
“闭门令?”</p>
“嗯,已经通知了所有信徒香客,最近半个月寺庙都不会对外开放了,前几天还有些人,经过这几天的劝说回去宣传后,香客们都知道了也就不来了。”</p>
“为什么要下闭门令,是方丈下的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