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结束后便是考官最忙碌的时候,他们要仔细的为每一份试卷批阅打分。</p>
有时候的一念之间便能决定一位考生的命运。</p>
“父皇,母后。儿臣又给您们带羊肉来了。”长乐公主开心的像个精灵一般雀跃着进入了立政殿。</p>
“真是朕的好孩子啊,父皇和你母后刚刚还在怀念那天羊肉的滋味,结果你这孩子便给父皇带来了。哈哈~哈哈。”</p>
李二陛下开心的放声大笑起来。</p>
待翠竹将食盒摆好,宫女将碗筷依次摆放到位。</p>
长乐也入座陪父皇和母后一起用起了晚膳。</p>
一家人难得的在一起享受这温馨的时光,长乐公主乖巧的依偎在长孙皇后身侧,一副其乐融融的画面。</p>
“长乐,今日小林公子策论考试如何?”李二陛下吃饱后忍不住将心中最大的疑问开口问了出来。</p>
“父皇,您不知道吧,今年的策论可是四道题目呢?还好林公子学富五车,才华横溢。”</p>
长乐公主神采飞扬的回答道。</p>
“哦,竟然是四道策论?”李二陛下揣着明白装糊涂,明明第四道策论是他强加上去了,却不能公之于众,确实也是一种无奈。</p>
“是啊,论科举的重要性。小林公子列举了三条如今科举的弊端,最后附上了一篇文章结束,他说能不能入考官的眼,全看天意了。”</p>
“长乐可记得他策论的要点?”李二陛下闻言好奇的追问道,因为说白了他如此大动干戈的追加一道策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林然增加的,当然如果能发现更多的人才,那就最好不过了。</p>
“儿臣记得一些,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长乐公主扑闪着美丽的大眼睛娓娓道来。</p>
“好。”</p>
李二陛下猛地站立而起。“好一句少年强则国强。不枉朕的一番苦心啊。”</p>
长孙皇后莫名的看着激动的李二陛下,略加思索后,便明白了其中的缘由。</p>
虽然这因为这小子的豆芽,自家侄子长孙冲差点被活活打死,如今还躺在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可是有陛下的厚爱,再加上自己的女儿长乐公主对那小子的好感与日俱增。</p>
长孙皇后当然不可能因为长孙冲的事情而责怪林然,再则说了林然本身并没有做错什么,反倒是每日给国库增加了不少收入,让李二陛下最近做梦都会笑醒。</p>
第二天一早一份策论试卷便出现在了李二陛下的面前。</p>
毫无疑问,能让李二陛下如此关心的当然是林然的试卷。</p>
李二陛越读越震惊,越看越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p>
林然所说的一切几乎和他的想法惊人的相似。</p>
就连林然列举的弊端也正是李二陛下担忧的问题所在。</p>
“难道这个少年真的是上天派来协助自己的良臣名将?”李二陛下在心里一遍遍的思索道。</p>
李二陛下唤来礼部尚书孔颖达交待几句后,便让他带着林然的试卷离开了。</p>
贞观元年农历二月二十五日,这是约定的万年县春闱考试放榜的日子。</p>
“小林公子,用过早膳咱们一起去看榜吧?”</p>
马周摸摸脑袋憨笑着说道。</p>
自从考试结束后,马周便在林然的邀请下留了下来,反正在长安他也无立足之地,林然的坦诚和学识都深深的让马周折服。</p>
“等下,马大哥你自己去看榜就可以了,我得去准备些吃食,中午做顿好吃的。”</p>
林然开口笑着说道。</p>
“兄弟,莫非你知道自己已经中榜了?”</p>
马周闻言一副吃惊的表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