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还这么郑重其事的?”</p>
母亲孙氏略显惊讶的开口询问道。</p>
在她的记忆里,自己的孩子,从来都是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p>
孙氏曾经问过林然。</p>
为什么就看不到你小子害怕呢?</p>
林然的回答是,天塌下来有大个子顶着。</p>
有什么可害怕的事情呢。</p>
可是今天这孩子竟然一反常态的郑重了起来,让孙氏和林正泰都感到有点不对劲。</p>
“对啊!什么事情,给父母说说。干啥又不说话了?”</p>
林正泰见儿子小脸憋的通红,不由的着急开口催促道。</p>
“父亲,母亲。儿子最近考虑很久了,昨晚上一晚上儿子没有睡着觉。儿子决定今年的会试不参加了……”</p>
“你说什么?”</p>
林正泰和孙氏齐齐瘫坐在凳子上。</p>
脸色苍白无力,齐齐用无比失望的眼神,注视着他们引以为傲的儿子。</p>
“老爷子,儿子是不是癔症了?快去孟家村叫神婆过来看看。”</p>
孙氏慌乱的开口说道。</p>
声音里透露出无比的心痛。</p>
“父亲大人,母亲大人。儿子清醒的很。孩儿不孝,让父亲和母亲失望了。”</p>
林然说完,噗通一声跪倒在地。</p>
“孩子,为什么?”</p>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林然,林正泰眼含热泪,不解的开口询问道。</p>
要知道会试一旦通过,自己家的儿子便会一飞冲天。</p>
只等殿试过后,入朝为官,从此林家世代都会被萌荫。</p>
这是多少文人学子苦苦追寻和渴求的机会啊。</p>
然而,今天。</p>
自己的儿子亲口告诉他们,会试放弃了。</p>
怎么能不让做父母的他们伤心欲绝,痛苦不堪。</p>
“父亲,母亲。因为儿子不想让刘根和林雪他们感觉到人生没有了希望。”</p>
“儿子如今作为老师,就是这些孩子们心里的希望。一旦儿子考中了势必会被朝廷安排官职,就再也没有时间教导他们了。”</p>
“正元节的晚上,孩子们的话。父亲和母亲还记得吧?他们不想没有老师···不想回到以前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的日子···”</p>
“儿子,之所以没有开口回话,是因为儿子害怕自己一开口,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p>
“父亲,母亲。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很优秀,都有可能通过学习科举高中。如果能让林家村再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儿子这样的秀才之身或者是举人,进士的话。”</p>
“儿子觉得这次放弃是值得的,以后他们就算科举不中的留在村子里教书,肯定会善待二老和果果,林厚。”</p>
“昨晚上儿子问过自己的良心很多次,让我放下林家村几十个孩子还有孟家村,赵家村,李家村的近百个孩子,儿子做不到···”</p>
“儿子一闭上眼睛,眼前都是孩子们渴望和期盼的眼神。”</p>
“如果儿子走了,也许他们的一生都会发生改变,也许刘根不在会努力学习,林雪也不会再每天练习书法。”</p>
“没有老师教导的学生,和失去父母的孩子,又有什么区别呢?”</p>
林然说话间眼泪便顺着脸颊流了下来。</p>
林正泰起身走到跪在地上的儿子身边。</p>
含着泪轻轻的拍打着林然的肩膀,迈步走去了堂屋。</p>
他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的眼泪。</p>
这个做了快十年父亲的人,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儿子真的长大了。</p>
可是儿子的这番热心,终究是用自己牺牲这么好的会试机会为代价的。</p>
走出屋外的林正泰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眼泪,双手紧紧的捂住双眼。</p>
一种叫做眼泪的东西便从指缝里滑落出来······</p>
屋里的孙氏再也忍不住的放声大哭起来。</p>
“儿子,你怎么这么傻?怎么这么傻啊······你这么小的年纪,想这么多事情干什么?你是要气死娘亲啊······”</p>
林然知道,也能明白母亲的心情。</p>
天底下做父母,那个父母不是为自己的孩子操持和着想呢。</p>
“母亲,儿子保证下一次一定中个状元给母亲看看。”</p>
“这次就请母亲成全孩儿,也成全林家村和其他几个村的上百名孩子吧。”</p>
林然跪着挪到了母亲孙氏的身前,握住母亲的手坚定的开口说道。</p>
“夫人啊,就这样吧,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p>
“有些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做主吧。”</p>
门口响起林正泰的声音。</p>
“好,你个林正泰。这话是你说的,事情也是你答应的。”</p>
“如果儿子下次考不上状元,老娘跟你没完·······”</p>
听到母亲这句话,林然咧嘴笑了。</p>
善良的母亲啊,还是那么的善良。</p>
只是心疼自己的儿子白白丢掉一个这么好的机会而已。</p>
当林家村的村民知道村长放弃了今年的会试,一心一意教导孩子们上学的时候。</p>
整个林家村瞬间沸腾了。</p>
大人们开震惊的无以复加,他们实在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p>
虽然他们也很想让村长继续教导自己的孩子们学习。</p>
可是村长明明就要过了上元节,便去长安城参加会试了啊。</p>
怎么可能平白放弃这大好的机会。</p>
与大人们的复杂思想不同。</p>
单纯的孩子们瞬间便进入了欢乐的海洋。</p>
他们聚集在一起来到了林家大院。</p>
“老师,您真的不走了吗?真的不去长安考试了吗?”</p>
刘根来带林然面前,欢喜而又不安的问道。</p>
欢喜是因为老师可以留下来继续教导他们学习了。</p>
不安是因为老爹说的,老师是因为不耽搁他们的学业才放弃了会试的机会的。</p>
“老师,不走了。老师过几年和刘根,和大家一起重新参加科举。看看咱们谁考的成绩好。”</p>
</p>
林然微笑着开口说道。</p>
刚刚听闻消息的族长林水昌颤巍巍的走来,刚好听到了林然的这句话。</p>
两行清泪,瞬间在这位八旬老人的脸颊滑落下来。</p>
“太好了,太好了。老师不走了·······”</p>
欢快的声音瞬间在林家大院里响起。</p>
年幼的孩子们直到多年以后,才知道当初的老师是做了一个怎样的决定。</p>
最后知道真相的村民们,无不感动的流下了热泪。</p>
林然的这个决定,足以改变整个林家村的现状。</p>
改变林家村的以后和未来。</p>
改变这些孩子们的一生。</p>
转眼间上元节便到了。</p>
上元节便是后世的元宵节。</p>
这一天李二陛下在太极宫接受了来之西域诸侯国和草原各部落,以及附属国的朝拜。</p>
今天的长安,今天的太极宫,处处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p>
李二陛下大摆筵席宴请群臣和前来朝拜的各国使臣。</p>
晚上的太极宫,立政殿门口的烟花更是将节日的氛围推向了高潮。</p>
各宫的妃嫔们,皇子公主们,全部齐聚立政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