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无论在曲,还是在词。</p>
意境都是非常高远,容易让人产生顶礼膜拜。</p>
也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触动柔软,默默流下眼泪。</p>
歌词的第一部分,重在借景抒情。</p>
且以诗句的形式,让就音乐性和艺术性变高了。</p>
乍听之下,仿若置身平静的江面,笼罩在晨曦水雾的迷蒙里,歌声悠扬,远远飘去。</p>
给人以平稳、连贯、延伸之感,画面感十足。</p>
第二部分则从景物里抽离出来,表达送别时的内心感受,谈的是知音难寻,唯有离别时敬上一杯浊酒。</p>
把遗憾、寂寥、担忧装在一壶浊酒里,分别时痛快地把酒言欢,此一别,山高水长,望朋友珍重。</p>
细细体味之下,离别的愁绪还是很浓的。</p>
但整体上,是哀而不伤,深沉又淡雅。</p>
饱经风霜之后,看透人世百态的超然物外的心态。</p>
当然,这是作者创作时的心境。</p>
一般人是体会不到那么深,却多少会有些影响,更多还是被离愁所笼罩,不一会儿现场就变得凄凄惨惨戚戚了。</p>
董维呜咽着,抹了一把眼泪:“好烦,他把我弄哭了。”</p>
嗯?</p>
几个明星,其他工作人员,还有吴芸张扬等人,全都看了过来。</p>
什么虎狼之词啊?</p>
董维是人越多,脸皮越厚的那种。</p>
浑然不在意,“怎么,你们都没感动吗?”</p>
大家一起摇头:不敢动,不敢动。</p>
你都那样了,我们还感动,不显得多余?</p>
董维也无所谓,从缝隙里偷瞄了一眼外面,讶异道:“完了!好多人都没走,李总这个返场不知道要持续多久。”</p>
华亦晗很有经验道:“最多还有一次,总共返场三次,现场观众就走得差不多了。”</p>
“我看现场,估计还有五六万人没走。”董维补了一句。</p>
华亦晗闻言不作声了。</p>
他平时开的演唱会,规模也就五六万人左右。</p>
十万人演唱会没开过几次,还不如李昱的返场人数多。</p>
这就是差距吗?</p>
其他明星就更不要说了。</p>
没怎么开过演唱会。</p>
即便要开,也受限于人气,最多开个两三万人的专场。</p>
再大,票卖不出去,容易让人笑话。</p>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p>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p>
“……”</p>
李昱唱的时候,是一直没有伴奏的。</p>
乐队都不知道他返场时要唱什么歌,要是老歌还好,对李昱的老歌,乐队基本都记得,可他不按常理出牌,返场唱新歌,这谁会啊?</p>
甚至连简单的和弦都不敢轻易打,这首歌意境太高,不合适的和弦打出来,反而破坏了歌曲的整体意境。</p>
所以李昱一直清唱。</p>
没想到,没有伴奏的低吟更为致命。</p>
“我不走!李昱!我们不走!”</p>
有个压抑许久的女孩子,突然就爆发了不舍的情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