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奉天殿外。</p>
老朱微句着身子,拄着玉杖,望着天际滚滚雷云。</p>
目中露出欣喜期待。</p>
轰…隆!</p>
雷响一刻,倾盆大雨。</p>
“陛下,还请入殿避去风雨。”</p>
身畔跟着的老太监连忙紧声。</p>
老朱则是丝毫不顾,早年战场浴血都不在乎,一点风雨怕什么。</p>
他笑了,开怀大笑。</p>
“天佑大明。”</p>
“雄英这孩子受苍天庇佑,必能继承咱的大统,让这大明江山的辉煌不输汉唐!”</p>
老朱感慨啊。</p>
当然,他是半点没把这事和朱雄英大法师的努力挂上钩,尽管身侧的宋忠把朱雄英在长生殿外的骚操作一丝不漏的告诉了老朱。</p>
老朱只当这是朱雄英感动了上天,更加坚定了朱雄英天选之子的身份。</p>
古代嘛,迷信是基操,皇帝也免不了俗,尤其还是个骨子里刻着农民基因的皇帝。</p>
“拟旨,皇太孙得苍天卷顾,天降甘霖,特此布告天下。”</p>
“咱到要看看,谁还敢在外面嚼舌根子。”</p>
“把雄英唤来,这混小子,整日不知忙些什么,已经半月没来给咱请安了。”</p>
………………</p>
东宫,朱标靠在病榻之上。</p>
望着窗外风雨,眉头微微皱着。</p>
在朱标看来,这一场风雨帮朱雄英渡过了监国第一天的威信危机,不过这只是运气好罢了,人不可能一直运气好。</p>
为君者,要的是真才实学。</p>
“来。”</p>
说话气力虚浮。</p>
守在床边的吕氏连忙凑近。</p>
“允炆自幼好学,性子沉稳。”</p>
“传孤的令旨,命允炆前去太孙府协助太孙理政。”</p>
话语出口,吕氏眼中闪烁出惊喜之色,可该装的还是得装,低声细语道。</p>
“殿下,此事恐有不妥,允炆他…”</p>
“父皇那边,孤会写折子,允炆的性子父皇也清楚,想来不会拒绝。”</p>
朱标说完,勐的咳了起来。</p>
一口老血直接喷了满手,旁边的吕氏早是见怪不怪,却依旧是做出一副惊慌担心模样,连连是喊着传太医。</p>
咳完血,朱标深吸了一口气,心中长叹。</p>
‘雄英母妃早逝,我多年来又忙于协助父皇处理政事,根本无暇对其教导,尤其在雄英被册位太孙,搬出东宫之后,更是疏于管教,这才导致其性子暴虐,习性妄大,更是追求所谓的修仙长生等无妄之说。’</p>
‘国政无小事,须得有个性子沉稳的在旁提点。’</p>
‘待雄英脾性有所收敛,登基之后,便可让允炆就藩。’</p>
‘唉…’</p>
吕氏见朱标咳完血又叹气,以为朱标是对朱雄英不满意,心里越发欢喜了起来。</p>
………………</p>
鸿胪寺。</p>
天降大雨,人来人往的乱成一团,一个个都在忙着追信使。</p>
然而大部分都追不到,毕竟遣人走的时候都是加了一句‘八百里加急’,说‘加急’这句话的时候多豪气,现在就有多狼狈。</p>
宁王使者的屋子。</p>
‘宁王殿下赐鉴。</p>
上封信刚刚寄出,京师便突然天将大雨,不过这只是气象变化,只是那皇太孙运气好罢了…</p>
殿下雄才伟略,必能成就大业!</p>
臣王岩青,伏首叩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