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府外。</p>
朱允炆和朱尚炳并肩站着,他们的身侧是乌泱泱跪了一地的朝堂诸公,不少人已经累的近乎虚脱,可也是不敢起来。</p>
跪着还能挺挺,要是起身就得仗责一百,那得要老命。</p>
咬咬牙,挺住。</p>
这些当官的无一不是在心里骂娘,早知如何,打死也不跟着出来瞎凑活。</p>
“真是荒唐!”</p>
朱允炆低声一语。</p>
旁边的朱尚炳则是笑了。</p>
“兄长,这对你来说,是个机会啊。”</p>
“机会?”</p>
朱允炆目露不解。</p>
“朱雄英这般对待朝堂诸公,你说朝堂诸公日后还会心向与他?而兄长你是当今太子继妃的嫡子,若你今日施恩于他们,你说他们以后会向着谁?”</p>
“陛下大限将至,太子殿下又是素来仁德,信赖朝臣。”</p>
“试问,有朝一日,百官请愿改立兄长为储君,太子殿下会如何抉择?”</p>
言语至此,朱尚炳没有再继续往下说,朱允炆则是若有所思,眼角余光看向跪了一地的大臣们,把其中几个重要的人物记了下来。</p>
与此同时,府内炼丹房中。</p>
朱雄英脸上满是黑灰。</p>
一个时辰,已经炸了两炉了,他也不心急,炼丹任务一般都要炼5-10炉,朱雄英记得最多的一次,炸了24次。</p>
那一天过的可谓是天昏地暗,差一点朱雄英就忘记自己姓什么了。</p>
此时在这屋子内,并非只有他一个人。</p>
还有一人,毕恭毕敬的站在门侧,身高七尺,留着一把短胡子,长相看起来敦厚老实。</p>
“你怎么看?”</p>
朱雄英澹澹开口问道。</p>
铁铉一愣。</p>
我怎么看?</p>
我又不懂炼丹。</p>
铁铉也是满脸问号,他原本好好的在都督府上班,突然被召来太孙府,接着啥也没干,在这炼丹房看太孙殿下炼丹看了半个多时辰。</p>
</p>
“臣不懂炼丹之术。”</p>
实话实说了。</p>
朱雄英眉头微微皱起。</p>
“孤问你的是边防。”</p>
铁铉更是一愣,那看向朱雄英的眼神像是在说‘殿下您问过吗?’,我从进屋到现在,您老可是一句话也没开口啊。</p>
朱雄英见铁铉这般疑惑表情,略微想了想,他笃定自己肯定问了,不过大概率是在心里问的。</p>
这臣子,连上意的心事都揣测不透,差评!</p>
“启禀殿下,边防有九大塞王镇守,北元虽有心,却无力。”</p>
铁铉回声道。</p>
朱雄英瞥了眼铁铉。</p>
“再答。”</p>
如果这家伙只是说这么一句,那朱雄英有必要对其重新审视了,甚至怀疑上辈子的史学家都是瞎编的铁铉传。</p>
铁铉沉默片刻,随后跪了下去,先是恭恭敬敬的磕了个头,接着沉声。</p>
“九大塞王倘若安分守边,自可无恙,可若塞王作乱,甚至勾结北元贼子,那便是朝廷大祸。”</p>
“臣以为,当居安思危,以防不测。”</p>
说完之后,铁铉偷偷看了朱雄英一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