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大明:让你奉旨监国,你去修仙? > 第44章 绝无更改

第44章 绝无更改

“太孙殿下并无明旨。”</p>

话语刚出,阿标的眉头便是皱了起来。</p>

为政者,当行事敏锐。</p>

现在大雪已经有成灾之势,应该立刻传旨户部,令户部做好赈灾预桉,以免起什么大的乱子。</p>

见老爹皱眉,朱允炆心中隐隐窃喜,又想到先前在太孙府挨过的板子,顿时心中恨意浮起,竟是忘记了朱尚炳的下场。</p>

又或者说,因为在朱尚炳的事中没有受到任何牵连,朱允炆以为朱雄英并不会对他动真格的。</p>

“户部倒是有官员去太孙府请旨了。”</p>

“不知为何,太孙殿下好像对此事并不在意。”</p>

朱允炆说这话的时候,很是一副为家国公事的正义感。</p>

阿标的眉头,这一次皱的更紧了。</p>

为君者,当以民为本。</p>

大雪之灾,首先遭难的便是百姓,一个心中无民的君王,何以坐稳天下。</p>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唐太宗的千古名言,阿标向来奉为真理。</p>

见此的朱允炆心中更是快意。</p>

正要再多补上两句的时候,阿标突然的一句话,让他如遭雷噼。</p>

“允炆,孤听闻你近日与废秦王世子走的很近。”</p>

朱允炆表情瞬间僵硬,心头更是勐的一个咯噔,反应过来后连忙是跪了下去,‘砰’的磕了个响头,苦大仇深的脸上写满了‘冤’字。</p>

“父王明鉴,孩儿与那不君不臣的朱尚炳除却宗族血亲之外,绝无任何瓜葛!”</p>

阿标瞥了眼跪地的朱允炆,目光锐利。</p>

他辅助老皇帝数十载,眼中看过多少朝臣沉浮,城府之深如李善长杨宪胡惟庸之辈,皆为过眼云烟。</p>

就朱允炆这点小九九,一眼便是被阿标看透。</p>

“你记住,雄英为你的兄长,更是国之储君。”</p>

“这一点,不会因为任何事而发生任何更改。”</p>

“不管是谁,不管是什么身份,胆敢在这件事上作祟,不论是孤,还是陛下,都不会对其有任何宽恕的余地。”</p>

这一番话就等于是正告朱允炆,不要对储君之位有什么非分之想。</p>

否则纵然你是我的儿子,一样办你。</p>

跪着以头杵地的朱允炆虽然不怎么灵光,但也不傻,自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暗暗咬着牙,眼底深处潜藏着的满是不服的恨意。</p>

为什么?凭什么?!</p>

“孩儿谨遵父王教诲。”</p>

“孩儿会尽心竭力辅助太孙,辅助长兄治理大明国政。”</p>

心中狂恨,脸上和嘴上却是不敢表达分毫。</p>

“嗯,退下吧。”</p>

阿标澹澹点头,朱允炆再次磕头行礼,起身出了暖春阁。</p>

当走出暖春阁的时候,他的眼神已经变了。</p>

曾经,他希冀于老皇帝驾崩之后,阿标登基后能改变心意,这也是他待在东宫精心伺候阿标的主要原因之一。</p>

可是经过刚才那番对话,他不抱希望了。</p>

“命运是攥在自己手中的。”</p>

朱允炆瞥了眼身后的暖春阁,眼中泛起了狠色。</p>

而在暖春阁的阿标,则是眉头依旧皱着。</p>

“来人。”</p>

一声出,有常年侍奉的老太监步入阁内。</p>

“殿下。”</p>

“传孤口谕,问太孙准备如何应对直隶雪灾。”</p>

老太监躬身。</p>

“遵旨。”</p>

正要离去,老太监突然指着外头惊喜的笑了起来。</p>

“殿下您瞧,雪变小了。”</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