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曹仁大军十数里外的汉水上游旁有一处高地,而这时在这处高地上正站立着一位年轻将领。</p>
这位年轻将领便是关羽次子关兴。</p>
关兴手中捏着一面令旗,他专注的目光正不断的盯着下游的方向。</p>
因为等的焦急,关兴从怀中掏出一块草药放在口中咀嚼。</p>
草药一经入口,那种苦味瞬间就充满在关兴的口腔中。</p>
但就是这种苦味,反而让关兴的情绪得到稳定。</p>
关兴自幼体弱多病,所以养成随身携带草药的习惯。</p>
在当世,许多草药是可以直接口服的。</p>
亦正因为关兴体弱多病,所以在给诸将分配任务时,糜旸特殊关照关兴,让他负责一件很重要却不需要冲杀的任务。</p>
只要关兴把这件任务完成好了,在这一战中他的功劳不会少。</p>
关兴知道糜旸对他的关怀,所以他就更加不能辜负糜旸的期待。</p>
在这处高地上,还有一座简易制造成的营帐,这处营帐观大小可以容纳数千士卒。</p>
关兴一边咀嚼着口中的药材,一边站在高地上极目远眺。</p>
终于在关兴的殷殷期盼中,一舟走舸正快速的朝这里驶来。</p>
当看到那处走舸出现后,关兴的脸上浮现喜色。</p>
不久后速度极快的那舟走舸,便来到关兴所在的汉水旁。</p>
那舟走舸停稳之后,关兴赶紧从高地上下来,朝着那舟走舸走去。</p>
当关兴走到那舟走舸附近后,从走舸上下来的一位信使也已经来到关兴身前。</p>
信使对着关兴下拜,而后对着关兴言道:“将军言可击矣!”</p>
信使的话很是简短,他口中将军的是谁亦不言而喻。</p>
但这简短的六个字落在关兴的耳中,却令关兴的脸上浮现巨大的喜色。</p>
他等这六个字已经等了许久了。</p>
在得到糜旸的命令之后,关兴不再迟疑,他马上跑上高地,而后挥舞起手中的令旗。</p>
在炎炎烈日之下,关兴的举动很容易就被高地下的数千汉军所察觉。</p>
数千汉军在看到关兴的令旗挥舞之后,在空旷的高地之下,很快就出现了让人诧异的一幕。</p>
在各自将校的指挥下,数千汉军士卒正分别推动着许多大木筏进入汉水之中。</p>
那些大木筏,大体上由芦苇捆绑制作而成。</p>
芦苇因为随处可见,加上它的易燃性,所以它是百姓心目中极好的取火物。</p>
在数千汉军的推动之下,数之不尽的木筏很快就被推进汉水之中。</p>
但因为木筏一端被绳索所固定在岸上,所以看过去白茫茫的一片芦苇木筏,就犹如一阵阵汹涌的白浪一般,在宽阔的汉水上不停上下浮动着。</p>
见高地下的汉军,已经将芦苇木筏尽数推进汉水之中。</p>
关兴不再迟疑,在他的命令之下,汉军士卒纷纷取下身上的火把,而后点燃了芦苇木筏。</p>
火焰瞬间在芦苇木筏上快速的燃烧起来。</p>
当数百艘最前的芦苇木筏被点燃之后,关兴下令让汉军士卒砍断牵扯着芦苇木筏的绳索。</p>
一根根绳索在利刃的噼砍断裂之下,早已按捺不住的芦苇木筏,承载着火焰快速朝着下游疾驰而去。</p>
关兴站在高地上,感觉有一阵巨大的热浪朝他袭来。</p>
在关兴的目光中,他眼前汉水上的空间似乎都因为被火焰燃烧,而显得有些扭曲。</p>
而后那股白茫茫的热浪,像无数匹脱缰的野马一般朝着下游的敌军而去。</p>
这壮观的一幕落在关兴眼中,令他的脸上浮现潮红之色。</p>
今日他的功劳总不能再如去年一般,只是负责打扫战场了吧!</p>
...</p>
水寨,亦作“水砦”,指的并不是水上军营,指的是水边或者水上用于防卫的栅栏、营垒。</p>
因为大自然的造物神奇,河流在流经各地时所经历的地貌不一样。</p>
有些地貌就很适合建立水寨,来阻拦敌方水军进入己方水域中。</p>
例如当初黄祖为了阻挡江东的水军,便在江夏境内四处设立水寨据险伺敌。</p>
那些水寨,给江东水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p>
连善于水战的江东水军,有时都对水寨无可奈何,更不用说曹仁统率的大军,大多是不通水性的北方士卒了。</p>
所以当身后的大军尽数进入水寨中后,曹仁的心中重重的松了一口气。</p>
曹仁下令一部分士卒留守第一道水寨处,看守好大军的后路。</p>
而后他放心的率领剩下的数万大军,继续跟随孟达朝着下一道水寨行驶而去。</p>
当初申仪自知兵少无法抵挡曹仁大军,所以他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历时许久修建多道水寨,分立在西城外的汉水要道上。</p>
而在每道水寨的两岸上,还有着许多林立的营帐,且在水寨的港口中,停靠着许多空荡荡的船只。</p>
这些营帐往日中,便是有驻守水寨的士卒居住着。</p>
曹仁在继续领军继续深入的时候,站立在高大楼船上的他,发现这时两岸上的糜军营帐很是安静,想来里面的人大多被孟达调走了。</p>
在孟达的上百艘战船的带领之下,曹仁的大军已经跃过数道水寨,正朝着西城快速而去。</p>
按照孟达之前透露给夏侯尚的消息,今日糜旸领着西城中的大半精锐前往房陵县巡视。</p>
正因为如此,孟达才建议夏侯尚将进攻之日定在这一日。</p>
孟达所透露的消息,代表着如今西城中防务空虚。</p>
而且西城中乃是糜旸的治所,糜旸及他麾下将领士卒的家人都在西城中。</p>
若是曹仁能趁此良机将西城一举拿下,那么纵使糜旸后期得到消息率军回援,手握糜旸大军家卷的曹仁亦将立在不败之地。</p>
正是因为这种考量,所以在连续夺下几道不设防的水寨后,曹仁越发催促起身后的大军快速前进。</p>
但汉水的河道并不是一马平川的,在前往西城的汉水河道上,充满了各种暗礁。</p>
甚至汉水的河道不是直来直往的,有着不少拐角。</p>
这些无疑都在拖延着曹仁大军的行进速度。</p>
谁叫他人多呢?</p>
相反的是孟达那上百艘战船,因为轻便加上熟悉地形,所以在经过一处水寨之后,曹仁突然发现前方的孟达,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不见踪影。</p>
只是这时他并没有怀疑其他,他只以为是孟达百艘战船的行进速度太快了,才导致暂时失去踪影。</p>
所以曹仁赶忙派出几搜走舸,前往前方寻找孟达的踪影。</p>
但就在曹仁派出几艘走舸后不久,站立他身旁的大将常凋发现了不对劲。</p>
常凋的视力极好,他见前方的汉水上游似乎出现了一股巨浪。</p>
但因为看的不真切,所以常凋一开始并没有太过在意。</p>
毕竟今日天朗日清,并无狂风暴雨,宽阔的汉水上怎么会突然掀起巨浪呢?</p>
随着那股“巨浪”越来越接近,位列于数千艘魏军战船最前的战船上的士卒,竟有些感觉空气好像更加闷热了。</p>
但当那数百士卒心中的感觉,还没浮现多久的时候,眼中突然出现的一幕,令他们的脸上浮现了巨大的震骇之色。</p>
只见在前方不远处,突地出现无数只正燃烧着火焰的木筏,朝着他们急速驶来。</p>
八九月份乃是汉水水流最迅勐的时候,况且那无数只木筏乃是从上游顺流而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