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似乎故意在放慢速度,等着糜旸消化理解完他所说的话后,他才接着说道,</p>
“其次,吕蒙若想暗作坑道破坏城墙,或袭入城内,也必须在护城河外开挖。”</p>
“但现今公安城外的护城河宽广,吕蒙要想顺利贯穿护城河,就务必先将护城河水排尽。</p>
</p>
这是大大费力之举。</p>
就算吕蒙将护城河中的水排尽,主簿你且看,”</p>
于禁说着便拉着糜旸,来到他刚才所观察的那处一起蹲下,</p>
在两人齐齐蹲下后,于禁手指他刚才用长矛刺出的几个坑洞说道,</p>
“要想顺利挖掘坑道,土地就务必不能太坚。”</p>
“吾刚才环视一圈公安城四周,见不仅这处,其余几处护城河外的土地质地也甚为坚硬,根本就不利于大军挖掘坑道,</p>
纵算吕蒙不死心,非要挖掘坑道,其耗费人力之巨将不可估量,</p>
到时候,待其掘道至城下,吾恐前将军之援军也已到矣。”</p>
听完于禁这么说之后,糜旸才终于完全明白了,</p>
怪不得刚刚于禁会做出那些反常的举动,原来不是癔症了。</p>
他是在用自己多年的经验,在排查着公安城外的一切隐患。</p>
五子良将之一,果然还是有能力的。</p>
在说完一切后,于禁最后感慨道,</p>
“孔明公真乃大才。</p>
想必他营造公安新城之时,就已经料到了公安有朝一日会被敌军所困。</p>
故而他在营造公安新城时,对每处护城河的布局都考虑的无微不至。</p>
他的这些布局,直接断绝了来日吕蒙,将会采取的两个有效攻城手段,</p>
有此处护城河在,吕蒙接下来要想再攻城,就只能强攻,再也无法取巧!”</p>
于禁与诸葛亮虽各为其主,但这时代的人都信奉能者为尊的道理。</p>
只要你有能力,哪怕你是敌人,我也敬重你。</p>
但于禁不知道的是,诸葛亮最厉害的还不在此,</p>
公安城可以称得上当世坚城,而要想营造这样一个新城,耗费的国力是不可估量的。</p>
但是在诸葛亮的理政之下,荆州百姓不仅没有因此生活困苦,反而后来又参与了营造江陵新城,</p>
更甚至,关羽今年北伐的所需的庞大军资物资,都是当初诸葛亮主政荆州时留下来的,</p>
一人之政,养护一州十数年之久,</p>
卧龙之才,可见一斑。</p>
身为这样人的弟子,真是糜旸的荣幸。</p>
但今日糜旸又有了半个老师,糜旸看向于禁,对其一拜谢道,</p>
“愚拜谢文则公今日教导之恩。”</p>
糜旸致谢的姿态令于禁轻笑了一声,</p>
糜旸不是不知轻重之人,</p>
虽说他往日对于禁的态度绝对算不上好,</p>
他心中也颇为排斥于禁那权谋至上的观念,</p>
但糜旸恩怨分明,</p>
于禁是答应过他,会协助他守卫公安。</p>
但今日于禁不仅为其排查公安城外的隐患,还教其护城河对守城的重要性,</p>
教其如何预防敌军借助地势攻城,</p>
这是明明白白的教导。</p>
他本可以不用如此。</p>
面对糜旸的致谢,于禁用意味不明的语气问道,</p>
“吾本性如何,主簿知晓。”</p>
“足下就不惧吾今日教你,乃是别有所图吗?”</p>
糜旸微微一笑答道,</p>
“论迹不论心,文则公今日教愚是事实,其余愚不会纠结太多。”</p>
糜旸的态度十分真诚,于禁闻言后,不再言语,他眼眸低垂,心中貌似有些触动。</p>
随后他主动侧开身子,避开了糜旸的致谢之举,</p>
“老夫是降将,名声已经臭不可闻,当不得你这一谢。”</p>
于禁说这话的时候,声音颇为低沉。</p>
对于于禁此举,糜旸也不阻拦,他只做好他该做的就好。</p>
糜旸再问于禁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