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一世骁雄 > 第五十二章必胜

第五十二章必胜

消息从青唐王城,来到河西道的凉州,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青唐大君拓跋赤德应该已经赶到六指乡弥洪所屯兵的玉川原上。</p>

节府这里想要做任何反应已经来不及了。</p>

“三郎手里有近四千精锐,玉门和瓜州最少也能派出五千援军,在加上铁勒部的数万大军,守城应该无虞。”</p>

看着傅懋修眉头紧皱的看着沙盘,一旁的刘仙客劝慰道。</p>

崔方翼道:“明公若是担心疏勒局势,可以让张仁愿和韩匡嗣出兵大非川作为策应。”</p>

傅懋修听后摇了摇头,“来不及了,大非川一路本就是策应,现在莽龙支布在那里也有数万大军,现在出兵大非川却是对方以逸待劳,我军就算能胜也得不偿失。对疏勒战局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了,青唐毕竟是控弦几十万的大国,不能等闲视之。”</p>

傅懋修此时当然有些担心,毕竟傅津川可是他的嫡亲儿子,还是诸子之中最为成器的。当年老国公在世的时候就说过,若是太平盛世,傅淮川足以保家门富贵,若是乱世,建功立业还要看三郎傅津川。</p>

而他现在所想的,全然不是什么建功立业,而是希望战事若不顺利,三郎能够果断放弃疏勒,哪怕就他一个人回来都行。</p>

输了就输了,全军覆没也没什么关系,人回来就行。</p>

毕竟面对的是青唐人,不是藩部杂胡,就算上京城知道战败,也最多不过是申斥一番。</p>

不过这个话,却不能说在明面上。毕竟他是河西节度使,统领十万大军,做事必须公私分明。</p>

青唐极盛之时,控弦之士近五十万,作战勇勐,所有成年男子都是战士。对于这样的强敌,没有人可以掉以轻心。</p>

虽然去年经历过两次战败,但青唐的损失并不大,远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方。只不过是现在各部族比较厌战,这也是为什么节府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会预算青唐人不会出兵。</p>

但现在青唐大君亲自到前线了,谁也没有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变数。</p>

一国之主君临前线,士气就不再是问题了。</p>

“青唐人既已出兵,要不要让薛琮放弃攻打连山堡,先回头和傅郎君一起应对青唐人?”</p>

一旁的凉州别驾裴恕还不知道薛琮已经拿下了连山堡,只是提了一个比较稳妥的建议。</p>

傅懋修摇头道:“不可,薛琮部现在士气正盛,此时放弃得不偿失,军令传过去也为时晚矣,说不定现在薛琮已经拿下连山堡了进军赤佛堂城。不比多想了,即便是青唐大君亲征,三郎在疏勒也守得住。”</p>

凉州到疏勒城,有近千里之遥,节府此刻也是鞭长莫及,只能寄希望于傅津川能够抵御青唐大军。</p>

</p>

遮普华黎和郭待封带领四千步骑,回到疏勒城的时候,史万年和贾师训两部骑军已经先他们一日返回。</p>

两人下了马,就直奔傅津川所在的府邸而去。</p>

“将军。”</p>

“将军。”</p>

两人进了厅堂,抱拳拱手道。</p>

傅津川一摆手,示意两人不必多礼。</p>

这边贾师训道:“就等六郎和王子。”</p>

“前面斥候回报,青唐大军已经翻过坦句岭,直奔疏勒城而来,正沿着播密川行进,五天内就会兵临城下。看旗号,应该在六万左右,并且白牦大纛也在军中。”</p>

一句白牦大纛让遮普华黎和郭待封都面色沉重。</p>

青唐人尚白,世代居于西海高原,自号“大白高国”,白牦牛因为非常罕见,是青唐人眼中的圣物,所以只有大君亲征才会用白牦大纛。</p>

敌国君主亲征,对于晋军来说形式不容乐观。</p>

早先预先的青唐大军士气低沉,难以作战的情况就不存在了。毕竟大君亲临,这对于各部族的士卒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鼓舞。</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