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让曹国忠和第五崇义没有料到的是,等他们率部回营,收到的军令居然不是休息一番在行追击,而是明日撤兵。</p>
曹国忠看着郭侃诧异道:“郭副元帅,这真是大元帅的军令?”</p>
这时候谁都明白,今日追击没有什么战果是因为叛军还有一口气,想要击败叛军就是需要现在趁着这个机会把这口气给他打散了。</p>
“这正是大元帅的军令。”</p>
“我要见大元帅。”</p>
“不行。大元帅偶感风寒,不见外客。这事情李二郎和孙军师都可以作证。”</p>
曹国忠听过看下李昭信和孙烈臣,看到二人都跟他点头,也是只能相信郭侃说的不会错。</p>
而没有等来北军追击的南军却有些意外。</p>
夜晚,薛巨鳞身穿甲胃,在巡视过军营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军帐,听到了斥候回报之后却觉得有有些奇怪。</p>
“奇怪,官军今日居然没来追击?反而是拔营后撤了?”</p>
军帐之中,有都督刘台卿,都虞侯徐成,陈矫,侄子薛长庆,兄弟薛巨业、薛巨成,长子薛长丰,等一干亲信。</p>
“昨日一战,我们也把官军打的损失不小,也许官军畏战了?”侄子薛长庆试言道。</p>
薛巨业也附和道“昨日一战官军最少损失千余人,当然咱们也差不多,可能官军觉得胜券在握,想放缓一点...”</p>
薛巨鳞低头看着地图,然后摇了摇头,“不对,这不是李世忠的风格,卫国公是什么人?当年的郁标川之战,他只带精兵八百弩手就敢去伏击青唐大君,最后伏击失败,别人劝他后退,他却直接把这伏击打成了正面击溃...那可是三万青唐大军...”</p>
“卫国公用兵绝对不会如此瞻前顾后...我一直就觉得不对,却没想清楚...”</p>
“这不是他的路子,吴王战败的消息前日传过来的,同日就有官军在营门外高呼宣扬此事...让我军军心涣散...”</p>
“长庆,前日大战有俘虏吗?”</p>
薛长庆点头道:“有几个,没问出什么有用的...”</p>
“去问问,卫国公李世忠有多少天没露面了。”</p>
“诺。”</p>
片刻之后薛长庆回来道:“那几个俘虏说,最少有七八日没见过李世忠而来...”</p>
薛巨鳞一听,立马拳掌相击道:“这就对了,这跟本就不是李世忠在指挥大军。”</p>
“若是他本人在,当日都不会只是让北军宅营门外宣扬了,而是会全军出动,直接攻击我军。”</p>
“昨日更不会只派一军追击!”</p>
“如果我猜得不错,李世忠一定是身体出了问题,不是死了,就是病重不能视事了,不然以他的性子,怎么可能七八天不在军营中露面?他可不是傅懋修!”</p>
薛巨鳞对朝廷这些勋贵名将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对他们每个人的作战风格,用兵习惯都有过深入的研究。</p>
</p>
所以李世忠这种名将,只要人还好好的,就不会有超过三日不在士卒面前露面的情况!</p>
“这是天赐良机!”薛巨鳞手拍在桌子上。</p>
发现端倪的薛巨鳞第二日一早,就率领步骑万人,其中三个步军都七千五百人,以及全部的两千五百余骑军再度折返。</p>
然后疾行三日,于第三日夜间突袭北军。</p>
连破八座营垒,斩首七千余。</p>
不过杀到曹国忠横野军营垒之时,被北军反击,损两千余众,而后薛巨鳞见好就收,率军回撤。</p>
窝火至极的副元帅郭侃亲自带领本部精锐骑军追击,却正中了薛巨鳞的埋伏损失惨重。</p>
郭侃身骑骏马手持长枪,纵横敌阵,后来坐骑被绊倒,又手持长剑,杀敌数十人。</p>
而后第五崇义率本部骑军赶到,击溃了薛巨鳞所部的伏兵,救出了郭侃。</p>
一场乱战之下,南北两军都损伤不小,全都没了战心,只能各自退去。</p>
等北军返回了彭泽,才全军缟素,向朝廷报丧。</p>
卫国公李世忠,薨于军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