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庐州之后,为了稳定局势,众人把他推上了吴王。当时他脑袋一热,被这一声“吴王”给蛊惑了心神。</p>
但现在他想明白了。</p>
红莲道貌似不缺他这个吴王。</p>
或者说他这个吴王旗帜,好像对红莲军的大业没什么用处。最起码他看来是如此。</p>
所以他有些忧虑,今天也是终于开口问道顾乡林这个伯父昔日里最为倚重的谋主。</p>
“红莲道不需要王爷,但我们需要你。若没有王爷,我等即便是入了红莲军,也再无洗刷叛逆之名的机会。而我们也会让红莲道明白,王爷对他们的大业,会有多大的帮助。”</p>
</p>
顾乡林的话,赵成浚将信将疑。</p>
但眼下,对方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已经足够了。</p>
而他也不怕这些人会把他卖了。</p>
他从做了吴王之后,就让王府侍卫出身的王炀,做了中护军,统领八百亲卫。</p>
王炀与他年纪相彷,两人自幼还曾经一起习武,关系亲厚。</p>
有这层关系在,他倒也不怕薛顾等人对他有什么别的心思。</p>
至于其他各部,虽然是薛巨鳞和李子春、刘台卿等人在统领,但叛军的水师可还有一万五千人,数百艘战船。</p>
而水师都督汪汀山不是别人,正是赵成浚的亲娘舅。</p>
正是因为有这些因素在,赵成浚这个吴王,并不只是一个摆设和傀儡。</p>
也是为什么顾乡林会推举他为吴王的重要因素。</p>
现在赵成浚唯一担心的就是,跟红莲合流之后,他这个吴王算怎么回事?</p>
所以忧虑之下,他现在急于知道红莲那边给出的条件是什么。</p>
是否还愿意像寿州城下的时候,奉“吴王”为皇帝,以红莲为国教,圣公为国师。</p>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p>
寿州城下红莲密使开出这个条件的时候,叛军尚有近十万众。</p>
而现在,只有两万余,以及实际控制下的数州之地。</p>
等江南东道的的各州被朝廷收复,那时候局面就会更难看。</p>
甚至他也曾想过,要不然跟朝廷谈谈看,能不能开城投降换条生路?</p>
但他根本就不敢提出来,因为那些参与过的庐州屠城的将领和士兵会直接“反了”,叛军也会立即解体。</p>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p>
只能一条路走到黑。</p>
就在他望眼欲穿之际,红莲道军师庞知古和元帅方蛟正乘坐着一条叛军水师的战船,航行在鄱阳湖上,只奔洪州而来。</p>
“这鄱阳湖也算是波澜壮阔,去年那场水战没有亲眼目睹,真是可惜啊。”</p>
庞知古凭栏而望,湖上雾气升腾。</p>
方虬道:“这汪汀山真有些本事,把洪州都督府的水师一战灭尽,不然吴王他们早就玩完了。依我看不如直接把汪汀山拉过去,洪州那些人直接让他们自生自灭算了。额,最多,最多在带上个薛巨鳞和刘台卿,这两人治军用兵都有一手,剩下的也没什么用...”</p>
庞知古笑道:“他们现在是一根绳上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p>
“难不成还真给赵成浚那小儿一个皇帝位置?大哥都没当皇帝,先让他做了?”</p>
方虬很是不理解这个庞军师的想法,但他还是会相信对方的谋划。</p>
“元帅以为,天下,皇帝和位置,那个更重要?”</p>
庞知古这一问让方虬直接陷入了纠结之中,然后道:“那不是得先有天下,才能做皇帝吗?”</p>
“元帅既然明白这个道理,为何还纠结于此?”</p>
“一个名号而已,先给他!”</p>
“我们要天下之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