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一世骁雄 > 第二百三十二章分而治之

第二百三十二章分而治之

没等太久,回京的第三日,傅津川就受命前往宫中参与议事。</p>

大明宫的谨身精舍的外殿中,左右仆射李辅之、谢佥两位宰相领衔的六部尚书以及御史大夫等文官。</p>

</p>

辅国公杨继勋、信国公汤显宗以及一众国公、侯伯还有在京殿帅。</p>

文武大臣几十人,分作两边,并没有让殿中显得拥挤和狭小。</p>

殿中的正北方向悬挂这一张巨大的天下舆图,包括北境的金帐汗国,西海高原上的青唐,佛宗控制下的西域诸国,以及天下之中大晋王朝。</p>

而在巨型天下舆图的旁边,还有一张稍小的舆图,这张图的主要呈现的是大晋西部的山川河流,城池关隘。</p>

囊括了剑南、山南、陇右、朔方、河西、关中以及刚从江南道分出来的黔中道。</p>

“荆州都督王鹤臣追击逆贼成浚所部,在巴山一带奋战月余,击败逆贼成浚和刘台卿所部万余人,而后逆贼成浚所部又流入了山南道的忠州和万州...”</p>

“方虬和方蛟所部,在关中为王雄毅所部镇国军击破,而后又在梁州与雄武军大战一场,不胜之后入蜀,并与原来在蜀中作乱的张侠所部汇合,蜀中目前的红莲军,已经将近十万人...”</p>

“西虏在年后发布征召令,十五以上男子和六十以下男子全部都要参加集结,按照青唐人的时间来看,正好是红莲军进入关中的时间...”</p>

“大元帅行已经令夔州都督朱灵石率军去剿灭流入忠州的逆贼成浚所部,王鹤臣率军退回了荆州,程锦堂率军正在商州待命,关中的援军已经入蜀...”</p>

为众人宣读军情的是牛道骞,从工部迁任兵部之后,这位牛尚书的气度越发的威严。</p>

他本就身材高大,声音浑厚,就外表仪容而言,若是换上一身甲胃说他是个大将军也不违和。</p>

道君皇帝和左仆射李辅之都非常看重他,宰相之位与他来说,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牛道骞也是朝野皆知的“储相”。</p>

“臣以为,剑南道确需大将坐镇,不过若授以节度使,还需慎为之。”</p>

说完了军情之后,牛道骞又一次重复了自己的意见。这也几乎是代表着大多数文官的意见。</p>

剑南道从地理位置上说,南接南诏,西接青唐,作为边陲要地的确需要重兵把手,而原本以南京留守司统兵的权力格局已经无法应对现在的状况。</p>

但蜀中特殊的地理位置,却又不得不考虑。</p>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p>

无论是出川还是入川,都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蜀中可以作为一个四塞险固的独立王国。</p>

历代可是有不少据有蜀中为乱者,朝廷想要剿灭往往需要花很大的精力以及人力物力。</p>

所以文官的想法是节度使不能设,派遣一个临时的行军总管或者都部署,统领战事即可。</p>

而武将们的想法自然是与之相反的。</p>

毕竟多出一个节度使,对于勋贵武将门来说,就等于多了一个权柄极大的位置。</p>

大晋的文武百官就在此事之上形成了巨大的分歧,从一个月前接到了河西以及陇右方面的情报之后就开始围绕这件事争论个没完。</p>

所以在牛道骞说完之后,辅国公杨继勋立即出言道:“如今战事紧迫,剑南道又是边镇要地,正该设一节度,统管军务。非节度使无以统摄诸军。”</p>

随后文武大员们就围绕这件事是各抒己见,基本是就是文官言说要慎重,但没明着反对。</p>

武将这边是一力主张剑南道建节。</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