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p>
春。</p>
正月。</p>
东郡太守桥瑁伪造三公书,尽言董卓罪恶,天子危逼,企望义兵,以释国难。</p>
三公书传檄各州郡,引发广泛热议,已有张超、张邈、刘岱、袁遗等人响应, 声势渐隆,隐隐有星火燎原之状。</p>
司隶,雒阳。</p>
丞相府。</p>
啪~~</p>
一双肉掌猛拍帅案。</p>
董卓暴怒,眼瞪如铃,额上青筋暴起,满嘴钢牙紧咬:“你说什么?关东鼠辈居然要兴兵讨伐本相?”</p>
“这......”</p>
李儒本想安慰董卓,告诉他休要动怒。</p>
不过......</p>
李儒自己也从得到的情报中, 察觉到一丝阴谋的气息。</p>
因此,这安慰的话到了嘴边, 却又硬生生被他咽了回去,反而缄口不言,保持静默。</p>
</p>
然而董卓却没想那么多,扭头望向李儒,张口便问:“文优,此事你怎么看?本相一心为国,怎会被他们污蔑成奸佞,居然还要兴兵讨伐本相,简直岂有此理。”</p>
“丞相~~”</p>
李儒不得已,只能横出一步:“此事或许没那么简单。”</p>
董卓不由皱了皱眉:“哦?文优何出此言?”</p>
李儒深吸口气,沉吟了片刻:“丞相,据儒了解到的情报,张邈、张超、刘岱、桥瑁等, 虽然伪造三公书造反, 但实际可能是受人蛊惑。”</p>
“哦?”</p>
董卓惊诧:“受人蛊惑?”</p>
李儒顿了顿,再次梳理了脑海中的所有情报:“丞相,张邈、刘岱、桥瑁、袁遗尽皆在兖州为官,而只有张超是徐州广陵太守,您不觉得奇怪?”</p>
“这......”</p>
董卓皱着眉,缓缓点头:“的确有些奇怪,他不是张邈的兄弟嘛?或许,是张邈邀请他一起造反而已。”</p>
“非也。”</p>
李儒毫不犹豫,直接否定:“据儒掌握的情报,是张超来到陈留以后,张邈才开始联络兖州其余官员,明显是张超蛊惑张邈才对。”</p>
“当然!”</p>
生怕董卓这一根筋的脑子误会,李儒急忙又道:“张超此人没有如此胆识,而是其功曹臧洪早有逆反之心,这才蛊惑了袁遗、张邈等人。”</p>
“臧洪?”</p>
董卓皱着眉,思考许久:“我对此人怎得全无印象。”</p>
李儒唇角微扬:“丞相当然对他没有印象,此人早在灵帝末年,便已经辞官归乡,只是张超为广陵太守时,将其聘为功曹。”</p>
“奇怪!”</p>
董卓越听越糊涂:“我与臧洪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他因何反我?没理由啊!”</p>
李儒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丞相,这段时间在下调查了近期逃离雒阳的一部分官员,尤其是与袁家有关者,调查最多。”</p>
嘶~~</p>
董卓不禁倒抽一口凉气:“莫非文优有何发现?”</p>
李儒点点头:“此前太傅掾袁迪弃官逃离雒阳,同日太仆袁基便要离开雒阳,却被城门守军阻拦,不得出城,丞相不觉得太巧合了嘛?”</p>
“这......”</p>
董卓深吸口气,缓缓点头:“的确巧合。”</p>
李儒紧跟着又道:“别急,还有更巧合的事情。”</p>
“哦?何事?”</p>
“丞相可知袁迪逃亡了何处?”</p>
“我怎么......”</p>
董卓才刚一开口,脑海中便闪过一个答案:“莫非是广陵?”</p>
李儒点点头,铿锵言道:“没错,正是广陵!而且据儒掌握的情报,张超在离开广陵后,便将广陵的一切事物,全部托付给了袁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