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逍遥小仙农 > 第263章学习制茶,采茶叶

第263章学习制茶,采茶叶

“分量好大。”</p>

“废话,分量不大敢卖40元一碗?”</p>

“明天就带男朋友去看看。”</p>

“姐妹,建议你饭点之后再去,生意太热闹了。”</p>

“……”</p>

叶小凡稍稍翻看了下评论。</p>

大部分评论都说要去试一试,小部分或质疑价格或质疑电视台广告。</p>

对此,叶小凡早有一笑而过。</p>

“小凡,你还蛮上镜的。”白灵儿夸奖,附带一个坏笑的表情。</p>

两人开着玩笑。</p>

随后谈起分店事宜</p>

白煌大排档的分店,准备两天后开张。</p>

这时,一个朴素的老农民李力,端着竹匾进屋。</p>

这是李家村最早一批种茶自制手工茶的茶农之一,在附近小有名气。</p>

其儿子在县城鼓捣网店,卖自家的手工茶,据说销量很好。</p>

李老汉态度温和,总是笑眯眼睛,笑容淳朴。</p>

叶小凡收起手机,打了招呼,彬彬有礼立在一侧。</p>

他在网上仔细看过手工茶制作工艺的一些资料。</p>

从最基础的茶叶定义分类,春茶、明前茶、雨前茶,到手工茶制作采摘、晒青、炒青等等流程和原理。</p>

早就了然于胸。</p>

“小凡,老周夸了你好多,真是年轻有为啊。</p>

“你怎么会突然想到要学制茶,看老周的面子上,你就在旁边看看,不懂的就问,我尽可能讲解。</p>

“你也知道,我就是一个农民,嘴巴笨,你要是听不明白,我也没啥办法。</p>

“……</p>

“我这手工绿茶,是跟县城茶行的林老哥学得,有七八年了吧。</p>

“绿茶呢,不用经过发酵,工艺特点以采摘后快速高温杀灭鲜叶的某些物质。</p>

“以鲜嫩为主,色泽和茶汤保留了鲜茶叶的绿色。</p>

“最适合春季和夏季……”</p>

李老汉简短叙述,态度温和。</p>

开始说起往事经历和绿茶制作的要点。</p>

这些也只是他从县城一位制茶师傅学来的,照本宣科。</p>

甚至某些知识点,早就忘光了,说得十分模糊。</p>

至于白茶、黄茶、乌龙茶等等,李老汉更是不怎么了解,也不会。</p>

叶小凡谦虚听着。</p>

事先早就做过功课,详细阅览过各种茶叶知识、炒茶理论等。</p>

真要讲课,他反过来能滔滔不绝,跟李老汉讲述手工绿茶的流程、具体原理。</p>

单论知识基础的话,这位手工制茶有六七年的老师傅,远不如叶小凡。</p>

当然,要这样的话,就喧宾夺主了,不太好。</p>

他实际过来看看,对照一下理论,亲自上手试一试。</p>

耐心听完李老汉的粗浅讲解。</p>

李老汉便开始演示了各种流程,包括比较重要的炒青。</p>

临近中午,叶小凡找了个机会,上手试了一试。</p>

戴手套的双手,在滚烫的大铁锅里,翻炒茶叶,伴随白气升腾。</p>

手法从生疏到流畅,不到一分钟。</p>

看得李老汉啧啧称奇。</p>

叶小凡轻易掌握了制作绿茶的要点,甚至在细节、火候等方面更为精准。</p>

“小凡,你以前学过吧?”</p>

没等叶小凡回答,李老汉就对这一观点深信不疑。</p>

接下来便是揉捻和干燥。</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